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简介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姓名: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8年

出生地:奥斯纳布吕克市

国籍:德国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于1898年出生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市。祖先是法国人,1789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因兰。家境贫寒,父亲在当地普雷勒工厂当书籍装订工人。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雷马克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天主教会学校念书。从1912年起,雷马克读了天主教会办的师范预备班,1915年正式进入当地的初等师范学校,1916年11月从学校直接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五次负伤,特别是最后一次在佛兰德战役中,他从火线救出一位受伤的战友时,在英军的突然袭击下,自己被好几颗手榴弹所炸伤,伤势相当严重,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总算只在右腕节上留下一个无法消褪的疤痕。大战结束以后,他回到原来的学校,修毕规定的课程,在靠近荷兰边境的一个村子里当了一年小学教师。但是他对这个工作感到失望,因此他就坚决辞去了教职。二十年代,对战后德国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日子很不好过。在那段时间里,雷马克自己说是"干过各种各样的营生:有时候我到处闯荡,拿着一只手提箱,贩卖零星什物……后来,我又做过石匠,干过其他一些事情,还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当过风琴手"。之后,他为《大陆回声报》撰写广告稿和评论文章,1922年秋,去汉诺威大陆公司正式担任广告部主任兼《大陆回声报》主编,为这个刊物写了许多作为轮胎、摩托车、汽车广告的短小而幽默的文字。由于撰写这类文字所显示的才能,他被聘担任《体育画报》的编辑,于1925年移居柏林。在这个刊物上,他曾连载过一篇题名为《地平线上的车站》的小说,反映了他对汽车和赛车的爱好,但是也像1920年在得累斯顿自费出版的另一本小说《梦之窝》一样,写得"实在很糟"。

1927年下半年,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可是那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一家书店不愿意出版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另一家出版社总算将他接受下来了。先在《福斯报》上连载,随后做了一些修改,印成单行本出版。连载的时候,那份报纸的销数一下子增加了三倍。1929年1月全书出版以后,更引起了德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120万册。同年3月,首先被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六周之内销售了27.5万册。把其他许多语种的译本一并计算在内,此书总发行量当在500万册以上,这在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意外的成功,使雷马克从一个无名小卒的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但他始终抱着置身世外的态度,既不愿意接见为此而来访的客人,更不愿意参与有关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争论。而且他从来都以不问世事自居,他也确实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会运动,不料到了1930年,纳粹党还是找到他头上来了。他们攻击他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对英雄主义的态度,雷马克不得不离开柏林,甚至不得不离开德国。离开柏林以后,他到了瑞士,定居于马乔列湖上的龙谷港,纳粹政变的消息他就是在那里听到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雷马克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跟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布莱希特等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一起被公开烧毁,随后又因为他坚决拒绝回国而与1938年被剥夺了德国国籍。翌年,他转赴美国,到1942年为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好莱坞,把自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搬上银幕,1947年加入了美国国籍。雷马克虽然已经流亡国外,但是纳粹政权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迫害。1943年12月,他那仍在德国的妹妹埃尔夫莉德以莫须有的罪名(诬控他不想信德国会取得胜利)被纳粹法庭宣判了死刑。从1945年起,雷马克也常在瑞士居住。六十年代中期,他突然发作了几次心脏病,健康情况越来越差,1970年9月25日病逝于瑞士的洛迦诺,终年72岁。

雷马克一生写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最后一站》(1956年)。十一部小说中,除《西线无战事》专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其余几部,如果按题材来划分,那么有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以及通货膨胀年代生活的,如《战后》(1931年)、《三个战友》(1937年)、《黑色方尖碑》(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1961年);有写流亡生活的,如《爱你邻人》(1953年)、《凯旋门》(1946年)、《里斯本之夜》(1963年);有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如《生命的火花》(1952年)、《生死存亡的年代》(1954年)。作家逝世后一年,又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天堂里的影子》(1971年)。


相关文章

  • 读后感合集
  • 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作者海明威是位思想特立独行,观察视角敏锐的作家.用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战争,描写人性的硬朗一面的海明威.他人生的最终结局却选择了自杀.对此不思其解,隐隐的有些对他的铁性 ...

  • 第三帝国之精美勋章全赏析
  • 德意志"功勋勋章"(蓝马克思)简介 VQ(l=k:}2 .?NraydwV 4RDdfY\%u 1740年6月6日,"慷慨勋章"被弗里德里希二世,也就是人们所知的"腓特烈大帝",改 ...

  • 1961-1980的生物学诺贝尔奖项目简介
  • 发现了耳蜗兴奋的生理机制 贝克西 Georg von Békésy 美国 哈佛大学 1899年-1972年 他提出了有关听觉的理论,从而替代了首先由亥姆霍兹提出的理论.最关键的听觉组织是内耳的一个盘涡状管,通常称为耳蜗.耳蜗由基膜分成两部分 ...

  • 著名兽药企业
  • 美国辉瑞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 150 多年历史的以研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公司.公司的创新产品行销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动物保健品领域,辉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物保健品公司.公司具备强劲的研发体系和广布的销售 ...

  • 浅议弗洛姆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补充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弗洛姆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补充 作者:罗淳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5期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作为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 艺术真实:具象\影像和仿像
  • 摘要 根据图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的流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象.影像和仿像.从艺术真实的角度来看,图像与现实的关系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具象不能真实反映现实,只是表达了一种现实的幻象,即视觉现实.影像实质上依然是一种现实的幻象,只是具有更多的现实成 ...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重视人格发展中各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解决,提出了心理社会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

  • 从景观到景观社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5卷 V01.25 第5期 No.5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2009年10月 Oet.2009 从"景观 ...

  • 世界国家及首都
  • 亚洲 序号 国家 首都 序号 国家 首都 序号 国家 首都 1 中国 北京 18 以色列 耶路撒冷 35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2 韩国 首尔 19 也门 萨那 36 卡塔尔 多哈 3 朝鲜 平壤 20 菲律宾 马尼拉 37 黎巴嫩 贝鲁特 ...

  • 家谱简介(阿尔卡蒂奥)
  • 家谱简介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第一代 乌尔苏拉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妻 第一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长子 第二代 丽贝卡 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妻 第二代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