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摘要: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总结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高等教育的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教育除了保留了传统功能外,其专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特征也日益明显。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不断延续,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各种有用的能力,继而使这些能力成为受教育者在日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谋生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手段。但目前还存在很多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本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而且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1]。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它还要求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具有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就业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广阔的视野。      二、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部门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2]。目前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可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这个矛盾,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      2.学校因素   (1)专业设置不对口,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大学生就业紧密相关,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该注重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许多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市场潜力脱节,设置专业“追星”现象严重,一旦出现新设专业,就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是盲目上马,一味追求学校局部效益,造成有些专业毕业生过剩,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缺少市场针对性,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慢。   (2)课程体系设置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在知识综合化、结构平衡性、发展灵活性等方面不太适应市场的要求,培养出的人才综合能力不强,缺少可持续发展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选拔任用,除对所学专业知识考察外,还要对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应对问题处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体现出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应用性知识严重欠缺[3]。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上存在脱离实际,不注重应用性,只注重专业课、必修课,忽视应用性选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的现象。   (3)非理性的扩招,违背教育规律。许多院校趁扩招之机,大势扩大招生规模,以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不论什么专业,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一律扩招,有的专业本来就业形势较好,因盲目扩招,致使毕业生供大于求。学校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与学生增长不成正比,师生比例严重下降,课程安排不结合教师优势,出现教师跨学科专业任课现象,致使教学质量下滑。   (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没有到位。不论是北大、清华等名校,还是一些地方院校,都十分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就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务虚不务实,时间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更不用说时效性,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等基础性能力的培训,忽视对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的实际专业性能力的培养;注重高年级的毕业面试、就业指导,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忽视对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校外人才公司合作,进行就业指导市场化运作[4]。      3.个人因素   (1)综合能力素质不高。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表现出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毕业生,这不仅体现出用人单位对需求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有了新的调整变化,同时还反应出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对自身就业产生了影响。突出表现在: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道德素质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自卑感和焦虑感。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缺乏择业的主动性。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择业中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害怕挫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有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严重影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潜能和才华的发挥。   (3)大学生歪曲了择业价值观。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过程中,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却呈减弱趋势,存在着信仰遗失的反传统、反文化的虚无主义心态,有的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地追求。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地域、薪酬、生存环境、单位性质等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不务实,往往担心自己在基层、在艰苦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终身不能流动。   (4)就业知识缺乏,就业意识淡漠。随着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挑选毕业生的形式日趋多样化,除进行口试、笔试外,还要进行综合能力、专业特长、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核,一些毕业生面对就业无动于衷,毫无思想准备,既不研究策划自荐材料、学习面试应答技巧,还不了解国家政策,不具备面试基本礼仪知识,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缺乏大胆投身社会、主动走向市场、敢于参与竞争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万茗.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1):106-107.   [2]谭思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86-87.   [3]刘宏.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08,(11):39.   [4]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1):59-62.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葛玉好牟小凡刘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年09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1)04-0081-09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综合素质最高的劳动群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

  •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所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女大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对不容易等.究其原因,并在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从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 ...

  • 大学生择业中的职业定位问题
  • 2007年09月28日 09:20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洛阳师范学院 张政英  张西方 摘要:职业定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是个不能绕开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否具有求是性和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找到合适 ...

  •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经管系会计09-1班 肖瑶 [1**********]4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 ...

  •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作者:马小磊 刘新光 李江滨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6期 [摘 要]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为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 ...

  • 当今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挫折
  • 当今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挫折 作者:陈小凡 任莹 徐柳 来源:<学园>2013年第17期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就业失败和挫折难以 ...

  •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姓名:杨歌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陈成文 20080501 摘 要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引起 ...

  • 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
  • 高校园地 江苏科技信息 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 ■宗晓武 对大学生专业选择与专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最高,摘要: 而受父母的影响选择专业则会降低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针对这种情况 ...

  •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粼喾维勰则能铡,雨劂的旧固黼◆ 孥碧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摘 要]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 因,还有来自就业指导方面的原因.认真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