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实业就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作为中心,以此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这样才“可以操经济界之主权”,以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而获得国家的经济独立。 他曾说:“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逐将昙花一现之基础……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据《张褰传》等编 材料二:(建国初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 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主张。(6分)

2. 张謇的主张在当时是否得以实现,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3. 在实业方面,以上材料都强调发展什么?请根据材料概述其理由。(7分)

4. 为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建国初期我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其结果如何?简述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14分)

1答:(1)主张:振兴实业必须建立和发展棉纺织和钢铁业为中心; 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 引进外资; 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保护.(6分) (2)结果:没有实现.(1分) 主要原因:中国当时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 帝国主义的掠夺.(4分) (3)强调:发展钢铁业.(4分) 理由:以钢铁业等的发展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 增强国防力量.(6分) (4)措施:恢复国民经济; 提出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6分)

结果:到1957年, 大幅度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 建成飞机、汽车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 开始改革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2分) 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 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工人阶级的积极努力和各行业大力的支援; 苏联的帮助.(6分)

2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和国家自主的保证。自古以来,历代都比较重视农业,坚持“民本”“农本”思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哪些主张体现了当时的“民本”“农本”思想?唐初统治者在实行上述思想主张时有何特点?

2、 中国近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主要有哪几种?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彻底?

3、 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生产力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2答1、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爱惜民力等;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仁政”“农本”思想;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唐初注重政策调整和制度革新,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2、主张或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共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不彻底:平均地权不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可能根本解决农民土土地地问题。

3、举措和结果:A 土地改革。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道路。B 农业合作社,结果: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人民公社化。结果,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 材料一 在近代历史上,环渤海地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建国以后,环渤海地区又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

⑴洋务运动期间环渤海地区创办了一些洋务企业。请列举两个较为著名的企业名称并指出这些企业的性质有何不同。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什么?(6分)

⑵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简要说明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对环渤海地区的侵略情况。当时,北京地区的爱国救亡运动情况如何?(3分)

⑶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中,环渤海地区解放的过程。(2分)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 计划期间,国家在渤海地区北部创办了哪些重要工业企业?“一五”计划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4分)

3答案:⑴①天津机器制造局属洋务派军事工业,开平煤矿属洋务派民用工业。(3分) ②目的: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创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求富”;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3分)

⑵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3年进攻山海关(答“热河”或“长城沿 线”均可)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3分) ⑶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2分)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 ③“一五”计划是在新生的人民巩权得到巩固,经济得以恢复和初步发展,三大改 造同时进行,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条件下开始的。(4分)

4.(32分)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指的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文化上的民族化等内容,涉及到社会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经济运行模式、伦理道德,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从鸦片战争以后就逐步开始了,并且基本上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次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试从这一时期欧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概括说明。(6分)

⑵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思想、基本政治制度和伦理标准是什么?(6分)

⑶材料中的“器物”和“观念”变革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4分)“制度”变革主要指现代化中的什么?(2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动“制度”变革的重大事件有哪些?(4分)

⑷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何不同?(6分)原因是什么?(4分)

4答案:37.⑴政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胜利(2分);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分);文化:启蒙思想传播(2分)。 ⑵重农抑商(或农本思想)(2分);君主专制制度;(2分)儒家思想道德(2分)

⑶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4分);政治的民主化(2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4分)

⑷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始于轻工业,苏联则优先发展重工业;(3分)②苏联采取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靠掠夺,借贷等手段。(3分) 原因:①社会制度不同(1分);②苏联工业化没有经验借鉴(1分);③起步经济环境不同。(2分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多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适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来发展中的国家借鉴。但是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终因选错了榜样而走上歧途,给日本现代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误。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效仿德国。

——钱乘旦《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教训》

材料三 “中国威胁论”的出笼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始作俑者是《海权论》的作者、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马汉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规模大,人口众多;二是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国。

——千龙网帖子

材料四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互相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赖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根据史实指出秦统一中国的主观条件和主要方式。(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概括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德日两国崛起的共同点及其主要影响。(4分)

(3)从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中各举一例重大史实,说明材料三论点的荒谬性。(4分)

(4)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概括我国是怎样促进“和平崛起”的?(6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崛起”之路。(6分)

5. 参考答案:(1)主观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统一战略和策略。主要方式:兼并战争。(6分) (2)共同点:走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扩张与争夺;迅速赶超老牌列强,后来居上。主要影响: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4分)(3)明朝郑和下西洋;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分)(4)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国国情发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推进体制改革,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③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

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成果;④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分)(若考生按崛起的历史进程概括,回答正确亦可;考生回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仅罗列史实,未作概括,最多只得1分)(5)这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现实国情的要求与可能;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共执政的战略选择。(6分)

6. 概述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发生的变化,简要分析经济与思想文化方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6 参考答案:变化:(1)政治体制:辛女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 (2)经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原因及影响: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3)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辛亥革命后,出现新文化运动。 原因及影响:辛亥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清政府腐败,推动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专制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 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族一律平等。„„(二) 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

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 材料四:“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

革命。事物总是在发展的。1911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请回答:

(1)孙中山为何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孙中山逝世后,国共领导民众反帝反封建,在爱国运动、军事、外交方面有何举措? 大革命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国民党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又造成什么恶果?

(3)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再度合作,中共是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坚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 取得了什么成果?

(4)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是如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 毛泽东为何说“到今年,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7参考答案:(1)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尚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国共领导了五卅运动、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3)中共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开展游击战争。取得抗战胜利。 (4)中共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官僚资本,进行三大改造。1956午,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8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社会发展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也不平衡,在近现代史上影响着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能说明民主革命的重心在南方的四个重大事件,并据此分析民主革命重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

(2)概括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民主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的主要原因。

8参考答案:(1)事件:大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中共在南方创建革命根据地。原因:①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较早,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比较尖锐。②中国近代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集中,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早。④远离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反动势力较为薄弱。⑤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①南方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反动势力较强。②中共领导的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来到陕北,革命重心随之转移到北方。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集中力量侵略华北地区。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华北地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关于政权建设的主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政权与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政权相比(从代表阶级、革命任务、土地政策等方面比较) 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9参考答案:主张: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③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④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张。重要变化:①由代表工农阶级转变为代表抗日的各阶层。②革命任务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转变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③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政策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变化原因: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逐步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从民族大义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10. 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困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 (1934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 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广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

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 ,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

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上述背景下,红军怎样才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11参考答案:(1)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红军武器落后、兵员不足、粮食短缺。(2)王明的“左”倾错误。(3)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作战方针;加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

12. 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仅在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结合国民革命的有关史实,论证毛泽东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分析说明为什么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12参考答案:(1)①大革命兴起后,中共领导下的工农运动发展。②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收回一部分外国侵占的权益。③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④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2)①国共合作前,孙中山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敢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单纯依靠军阀打军阀。②革命斗争接连失败,使孙中山开始探索新道路;孙中山完成伟大转变,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国共合作出现,在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支持配合下,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踞台湾。请回答:

(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 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 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3参考答案:(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抗战胜利后不久,经过国共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一系

列和平协议和决定。根据这些协议和决定,国民党在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失去: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破坏了所有协议和决定,井在战争中日益走向失败,统治走向崩溃。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1949年国共两党再次谈判,达成了协议草案,国民党在未来国家政治、经济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失去: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人民解放军随后发起渡江战役并向全国进军,摧毁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退踞台湾。(3)两次机会的丧失使国民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丢失了大陆政权,成为依附于外国的割据势力。机会的丧失使中国继续内战,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并使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国家长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

14. 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

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作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参加世界战

争,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1943年) 美国和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美英取消1901

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

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其原因。(2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2分)

(5)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14参考答案:(1)信息: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以天朝大国自居(盲目自大)。影响:使中国与世界潮流隔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2)1915年5月袁世凯为称帝,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2分)(3)中国的主权得到尊重,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原因:中国坚持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等国希望中国在对日作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决定取消在华特权。(2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0世纪末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需要扩大交往,学习发达国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2分)(5)闭关只能导致落后,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弱国无外交,国家强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2分)(不必拘泥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

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

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

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

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

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 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目的。(2分)

(3)依据材料三,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2分)

(4)依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4分)

15参考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1分)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分)(2)认识: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目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2分)(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2分)(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评价:学生无论对此观点肯定或否定,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酌情给分。(2分)

16.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4分)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4分)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16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学习的顺序是相似的。欧洲人学习中国文明和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的顺序: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军事技术和兵法,之后逐步深入到文化及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哲学,进而是制度。(2分)②结果是相似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东学西渐”使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社会各方面超过中国。“西学东渐”使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和总结经验,最终找到了能正确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东学西渐”开始于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学东渐”开始于明末清初。②方式不同:“东学西渐”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西学东渐”在鸦片战争后是被迫的。③动力或目的不同:“东学西渐”是为了发展商业以及反对天主教的精神独裁统治;“西学东渐”则是英国的船坚炮利惊醒了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救国而被迫学习西方。 (4分)

17. 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材料一 中共中央1942年通过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地权、政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故于减租减息后又实行交租交息政策,保证农民的人权、地权、政权、财权之后,保障地主的人权、地权、政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一同抗日。

——解放日报1942 年2月

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种土地政策基

本内容;说明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改变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的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与内容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7答案:材料一基本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主要依据: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既要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要联合地主一同抗日。

材料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

18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在分析古代中国时,认为在水利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传统国家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抑制了社会自治与公民社会的成长。在这样的权力形态下,“和谐社会”就必须通过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道德感召来实现。但历史事实证明,这种忽视公民基本权利,过度挤压社会自治空间的“和谐”是极不稳定的,歌舞升平背后是令全社会惊心肉跳的暗潮涌动。 ——黄建林《构建“国家—公民” 模式的和谐社会》

(1)结合秦汉历史说明水利农业社会中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道德感召”来实现,(4分)并概括指出导致秦、隋两朝“歌舞升平背后••暗潮涌动”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4分)

材料二: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最

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起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先后有哪两次尝试?(2分)概括指出导致这两次尝试失败的主、客观原因。(6分)

材料三:1945年7月初,毛泽东在延安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有一次著名谈话。当毛泽东询问黄炎培对延安

政权有何感想时,黄炎培尖锐地提出了“历史周期率”问题:即一个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总不能长久。毛泽东当即作出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年谱》中卷

(3)毛泽东认为跳出“兴勃亡忽”历史周期率的办法是什么?(2分)循着这一办法,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有何重大意义?(4分)

“国家—公民”模式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公众权利的法治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

(4)建国初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6分)

(5)综观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你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

18答案:(1)“等级制度”可以重点围绕秦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等内容加以说明。“道德感召”主要围绕汉武帝独尊儒术和推行儒家教育等内容加以说明。政治上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朽黑暗、统治残暴激化社会矛盾;经济上沉重的赋役负担、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活。(4分)(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观: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的软弱性,妥协性,缺乏科学的斗争纲领,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客观: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破坏。(3)办法:实行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举措: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意义:加强了各阶层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展三反运动、整风运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5)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甚至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坚持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19材料一 一五期间,在东北新建的大型工矿企业中,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54、1955年,东北地区的煤炭、电力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84.4%。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全部工业投资比重占全国的70%。国家对黑色金属工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第一个五年计划头三年,以鞍钢为中心

的东北三省黑色金属工业投资占全国的81.7%。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东北等地区进行了石油区域勘探,从1960年起,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探明了大庆油田储量并投入开发,从而使我国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63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我国石油产品基本自给。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一五”、“二五”期间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有何特点?(4分)

(2)结合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缺陷和“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工业建设的方针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主要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建设的历史意义(6分)。

19答案(1)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和重工业。(4分)(2)弥补旧中国工业地区分布和部门结构的不合理,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一五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东北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苏联的大力支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10分)(3)意义: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在地区和部门上的不合理现象;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和重工业,使我国建立起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6分)

20.材料一: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来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他

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康安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朱汉国《历史学习指要》 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新华社《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材料四:“中国威胁论”的出笼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始作俑者是《海权论》的作者、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马汉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规模大,人口众多;二是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清政府在对外交往方面持怎样的态度,该态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开拓外交新局面的?(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并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政策作了哪些重大调整?(11分)

(4)从中国古代和现代史中各举一例重大史实说明材料四论点的荒谬性。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今天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与世界大国崛起不同的道路,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0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2)开放外交新局面: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义建立外交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8分)(3)原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重大调整: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4)例:明朝郑和下西洋;1971年中国重返联全国。(4分)道路:不扩张、不依赖外国的和平崛起的道路。原因: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实行国情的要求;古今中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3)对任何先进的事物都要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为我所用,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使先进的事物发挥其巨大作用。(2分)

21.(14分)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 万,

增至战后的200 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 年9 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 年11 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取得的初步成果。(7分)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四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家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

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

材料五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5月4日,在全国举行了“继承五四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中学生们庄重宣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综合新华网信息

(3)请你综合五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 (4分)

21答案(14分)(1)原因: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解放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爱国热情的高涨。(4分)初步成果: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3分)(2)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1分)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分)(3)作用:反帝爱国运动,振兴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思想解放运动,广泛的传播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条件等。(4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识见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4分)

(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22答案(10分)(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4分)(2)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

后历次革命运动。(2分)(3)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任答两点,4分)


相关文章

  • 中国装饰材料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2015-2020年
  • 中国装饰材料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2015-2020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章 装饰材料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装饰材料行业的相关概念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点 第二节 ...

  • 中国工程复合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2016年银纳米材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中国银纳米材料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2017-2022年) 报告编号:193727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

  • 2016-2022年中国新材料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新材料发展战略研 究报告 www.chyxx.com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 ...

  • 新型建筑材料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 场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年) 报告编号:1A121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 ...

  •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一.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 ...

  •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 材料题
  •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材料题 1.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 从古到今,桥梁与人们和活动紧密相依,有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建筑艺术之美,而且承载了国家和民族或辉煌灿烂或跌宕起伏的 ...

  • 环境生态学
  • 光盘阅读材料目录 阅读材料1-1 "生物圈2号" 阅读材料1-2 世界著名八大污染事件 阅读材料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大环境问题事件 阅读材料1-4 中国有关地方病资料 阅读材料1-5 拿破仑死亡之谜 阅读材料 ...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 2 发布时间:2012-6-27 17:00:22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 序号 专业 标准.规范.规程代码 标准.规范.规程名称 废止标准.规范.规程代码 主要编制单 ...

  •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