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士人的享乐主义生命意识

收稿日期:2008211220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 《大学语文》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婉(19752) ,女,江西上饶人。浙江义乌工商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 8 卷 第 2 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 8 No. 2

2009 年 04 月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 EGE Apr . 2009

魏晋士人的享乐主义生命意识

陈 婉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 最残酷 ,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它同时也是继先秦思想解放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期。

一方面 ,它以动荡纷乱、 黑暗恐怖而著称于历史;另一方面 ,又以动荡岁月中士人的生命意识与个性融入审美与艺

术创作中 ,以高迈飘逸的风神卓然标峙于文学。此时士人的享乐主义生命意识 ,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这一时期

的生命的反思。

关键词: 享乐主义;生命意识;放纵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275 (2009) 0220073202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 最残酷,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它同时也是继先秦思想解放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期。宗白

华先生在 《艺境》 中就说过: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

混乱、 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 极解

放,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

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

放,人格上、 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 高贵与残

忍、 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 [1 ]

这一时期理性主义

精神重新抬头,也正是由于理性精神的抬头,使得人对于自

身的体认出现了自觉的意识,于是也就有了人对于自身的审

美,即所谓的人物品藻和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估价和肯定。

在动荡岁月中 ,一切都朝不保夕 ,一切都显得那么虚

幻 ,唯有生命是实实在在的 ,昔日的儒家显得繁琐而荒唐 ,

生命仿佛是早上朝露 ,令人油然而生无限的感伤。 “桓公北

征经金城 ,见前为琅琊时种柳 ,皆已十围 ,慨然曰: ‘木犹如

此 ,人何以堪 !’ 攀枝执条 ,泫然流泪。 ” 正是由于对生命的珍

视 ,并认识到生存乃是生命的第一要义 ,魏晋的一些士人才

会转而对及时欢娱的追求。

魏晋的士人们在对生命本体的体悟之后 ,一方面因生

的留恋而引发了对情的极度重视;另一方面 ,又因生的短

暂 ,而视生命为虚妄 ,对生命进行自戕 ,走向了放荡纵欲的

极端。郭象注 《庄子 ·齐物论》 时指出: “然则生生者谁哉 ?

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 ,非我生也 „„故物各自生而无所

出焉 ,此天道也” [2 ]

,所谓 “块然自生” 亦即 “偶然而生” ,这种

“块然自生” 的观点对于天命、 天赋之类的神秘生命观是一

个比较彻底的否定 ,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它将生命等同

于物的块然自生 ,无疑是对积极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的

否定 ,生命仅仅成为了一种偶然的存在。由于郭象生活的

西晋后期 ,已经是十足的乱世 ,现实矛盾已经无法解决 ,对

于大多数士人来说 ,生命的社会价值已经很模糊 ,生命本身

也是处于朝不保夕的危机中。既然生命的社会性、 社会价

值已经模糊 ,就只能往物质的方面体认生命的性质了 ,于是

就有了块然自生的思想。这恰为奢侈放纵、 醉生梦死的行

为提供了一种依据。

两晋时托名列御寇的 《列子》 对这种享乐主义生命观则

有更详细的论述 , 《列子 · 杨朱篇》 就有很好的概括。既然

死亡是一致的 ,不如让生存也一致起来 ,大家奔任情适性之

路。生只是走向死亡的过程 ,人生的荣辱显晦只是走向死

亡的过程中呈现的暂时状态 ,因此应该一面享乐 ,一面等待

死亡。这种自然主义的生命观 ,将生命价值等同于虚无 ,提

倡纵情享乐。 《列子》 的观点 ,我们从司马相如的 《大人赋》

和向秀的 《难嵇叔夜 〈养生论〉 》 中曾经见过 ,但 《杨朱篇》 将

其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以说它是集享乐论生命观之

大成。这恰为士人的放浪肆欲提供了生命哲学基础。这也

反映出了魏晋士人们对生命的绝望和纵欲肆志的人生态

度。这种纵欲之风随后大盛 ,并在元康年间臻于极至。关

于这方面的例子在王隐 《晋书》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葛洪的

《抱朴子》 和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中有很多 ,这些书中记载

了这些士人肆意酣饮 ,放纵情欲 ,行同禽兽的行为。可见 ,

在当时放涎纵欲已蔚为风尚。

士人的这种享乐主义生命意识表现在纵情以自适 ,即

从放荡生活中得到感情欲望的满足 ,以及对于奢靡的认可

与放纵。这种奢靡之风 ,在晋朝尤为严重。 《世说新语 · 汰

侈》 就记载了王恺和石崇争富的事情 ,王恺和石崇是历史上

甚为有名的极尽豪奢之能事的人物。 《汰侈》 说: “王君夫以

糒澳釜 ,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

十里 ,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 ,王以赤石

· 3 7 ·脂泥壁。 ” [3 ]

可见他们奢侈到何等地步。在下是如此 ,在上

就可想而知了。

他们的这种享乐主义甚至还表现在某些士人的纵情声

色之中。贵游子弟谢鲲 ,旷达不拘礼法 ,能歌善鼓琴 ,是当

时所谓 “八达” 之一。他邻家高氏有美女 ,他挑逗其女 ,女投

织梭 ,折其两齿。 “任达不已 ,幼舆(谢鲲字)折齿” 成为时人

讥讽的把柄 ,谢鲲听后却“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

歌。 ’ ” [3 ]

人们在讨论谢鲲这一行为时 ,认为谢鲲放任旷达 ,

属傲世之举 ,我却认为 ,谢鲲虽是风流才士 ,也有傲世之行 ,

但他挑逗邻女 ,绝不是放达的行为 ,完全是贵族子弟游戏人

生 ,纵情声色的卑鄙勾当 ,其 “犹不废我啸歌” [4 ]

则是自我解

嘲的无赖之举。更有甚者 ,一帮贵族子弟以放达为名 ,脱衣

服 ,露丑恶 ,当众戏弄婢妾 ,不知羞耻。东晋人周觊见到

“(纪)瞻有爱妾 ,能为新声 ,觊于众中欲通其妾 ,露其丑秽 ,

颜无怍色。 ” [5 ]536

这种所谓不拘礼法的放达行为 ,和反映魏

晋时代精神的 “魏晋风度” 相去甚远。由于他们的精神空

虚 ,百无聊赖 ,深感人生如梦 ,才导致士人的纵情声色 ,追求

及时行乐。魏晋士人之所以采取享乐主义的生命意识 ,是

因为他们已处于生存的绝境中。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惨无人

道的杀戮 ,向人类文明提出了血的质疑 ,而人类朝自身本质

的反面 — — — 生物属性(或称自然属性)的大跨度滑坡 ,从反

面说明了生存的重要。

在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中 ,承载着享乐主义的是公宴

诗与饮酒诗 ,所谓 “傲雅觞豆之前 ,雍容衽席之上” [6 ]

。有宴

必有酒 ,故享乐主义的诗歌文本以 “酒” 为中心词。魏晋人

若欲长生不死 ,便炼丹服药;若欲享乐此生 ,便举杯饮酒。

但 《古诗十九首》 已经认为服药成仙靠不住 ,还是以酒相乐

可靠: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

素” , “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 。 [7 ]

邺下的许多士人就很看

重包括酒色在内的此生之享乐。前已提及他们盛行贵游、

游戏之风 ,其诗作中有听歌赏舞、 饮宴斗鸡之内容 ,有对生

命物质性的描写与推崇。如曹丕 《於谯作诗》 ,写丰膳旨酒 ,

弦歌雅舞 ,贵宾佳丽 ,通宵达旦。 《列子》 “为美厚尔 ,为声色

尔” 的生命意识 ,早在魏文帝 “叙酣宴” 、 “狎池苑” 的诗作中

文本化了。建安贵游们 “不废声色之乐” ,还突出地表现为

喜好美色 ,如曹丕有 《燕歌行》 、 《秋胡行》 ,曹植有 《洛神赋》

《闲情诗》 、 《美女篇》 等。在魏晋士人的宴饮之作中 ,酒的功

能是双重的:既能弥补由英雄之志难遂所导致的失落 ,又能

消释由年命有限、 命途多舛所酿造的感伤。享乐是欢愉的 ,

然而这些贵游子弟们虽置身于欢乐之中 ,却始终摆脱不掉

对生命的悲哀与感伤。

正是由于魏晋的士人看透了这个社会的表里不一,于是

彻底撕去了他们精心编织的面纱,干脆把一切都暴露无遗。

他们嗜醇酒,纵声色,演出了一幕幕闹剧丑剧。社会的紊乱、

倾轧与斗争,带给人们非自然的死亡,使知识分子特别意识

到人生短促、 生命无常的悲哀。大醉酩酊、 微醉薄睡的飘飘 、

欲仙,声色的感官与精神的双重刺激,都能给他们带来麻醉

与安慰。于是,诗人曹植唱出了 “愿举太山以为肉,倾东海以

为酒,„„ 食若填巨壑,饥若灌漏卮” [8 ]

的酒颂,曾任北海相

的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发出了 “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

忧矣” [9 ]

的感慨。名士只要善饮酒,便可成名: “名士不必须

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 《离骚》 ,便可称名

士。 ” [5 ]552 - 553

但酒比名更重要,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

杯酒。 ” [5 ]534

因为一杯酒下肚,便可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境

界。魏晋士人的狂饮滥醉,或是出于自然,或是故意为之,其

根源正如王瑶所说是 “在于对生命的强烈留恋和对于死亡会

突然来临的恐惧。 ” [10 ]157

因此,在饮酒这种貌似放达潇洒的

行为深处,隐含的往往是一种强烈悲怆的感受。就 “肆意酣

畅” 的竹林七贤来说, “以酒为名” 的刘伶 “常乘鹿车,携一壶

酒,使人荷锸随之。云: ‘死便掘地以埋。 ’ ” [11 ]

这种 “对死的

达观正基于对死的无可奈何的恐惧。 ” [10 ]158

《晋书 · 阮籍传》

记载阮籍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

可见他没能借酒消愁,内心依然悲怆凄切。正是由于这种悲

怆的感受,生命对于他们愈加有了不可承受的重量,他们也

就愈加沉湎于酒,企求在酒中寻求 “游仙” 似的超越境界。但

是,这个感觉上的境界毕竟只能自娱,士人所面对的还是当

时混乱不堪社会现实。嗜酒者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

在魏晋士人中酒是为了麻醉 ,色是为了刺激。在色情

纵欲中 ,可以暂时忘却痛苦。但纵情声色不是常人身体健

康状况可以应付的 ,于是就求助于药。此时士人盛行服寒

石散(五石散) ,就是为了纵欲以忘却人间的烦恼。何晏最

早服这种药 ,他 “耽好声色 ,始服此药;心力开朗 ,体力转

强。 ” 这是一种有毒的烈性药 ,犹如今日海洛因等毒品 ,但它

能促使全身性的性兴奋。愁极无聊的名士们 ,可悲而又无

聊的走上这条消极沉沦的歧路。由于药的毒性 ,他们往往

要以健康生命作代价 ,如皇甫谧服寒石散后难受得 “叩刃欲

自杀” , “备受苦痛 ,已有七年” 。 [12 ]

徐嗣伯服药后热得难受 ,

冬天要用冰水浇身才能解除痛苦。最起码也要穿宽大的旧

衣服 ,着木屐 ,以防皮肤擦破。名士们何以自苦如此 ? 目的

就是要在色情刺激中暂时忘却政治的黑暗和精神的痛苦。

可以说魏晋文学中到处都有药与酒的影子 ,我们可以把 “不

营物务” 、 “栖心玄远” 、 “狂狷简傲” 、 “飘然高逸” 等等风度 ,

看作是 “药境” (吃药后的行散状态)与 “酒境” (喝酒后的沉

酣状态) 。魏晋士人几乎都是短命的 ,但他们留给后世的

“魏晋风度” 却永远充盈着一种激活人心的生命力 ,这与他

们生命意识的觉醒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然而这 “药

境” 与 “酒境” 毕竟是短暂的 ,士人们要寻找一条能够涵概全

部生活的路 ,还得继续跋涉。

因此 ,魏晋士人表面的放浪形骸、 醉生梦死 ,实际上是

对生之眷恋的反拨 ,并不能掩饰他们对生死的清醒认识。

所以 ,不能单纯地对这种生存方式采取批判的态度 ,而应辩

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 ,及时行乐毕竟不是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的传统 ,它只是特殊时代造成的逆反心理的产物 ,是

历史的灾难在士人心灵中激起的深切悲痛而又无可奈何之

举。一旦士人看到前途有望 ,那被埋藏在心底下的匡时济

世的愿望是必然要表现出来的。 (下转第 108 页)

· 4 7 ·

陈 婉/魏晋士人的享乐主义生命意识生获得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

代的 “主动

获取式” 转变。

通过博客发布信息的优点在于便于编辑 ,它可以清晰

美观地将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 ,大大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学

生可以在主题帖子后面留言 ,提出他们的问题 ,或者发表他

们的看法。同时 ,博客没有空间限制 ,可以无限制上传资

料 ,使学生获得的指导信息量更大 ,交流的范围更广。

另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指导教师做

定期的工作汇报及毕业设计进程的汇报。电子邮件可以附

有大量的图形资料 ,它是普通联络方式不可比的。同时 ,汇

报应形成制度化 ,规定至少一月两次。教师要对学生汇报

内容 ,进行详尽的点评 ,并提出指导意见。

3 结束语

高职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

的地位 ,也是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

结合的关键环节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需要学

校、 指导教师、 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共同探索。教师在

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时 ,除了运用传统的现

场指导模式 ,还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站、 QQ、 moodle、 个人博

客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 ,确保毕业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毕

业设计(论文) 。

参考文献:

[1 ] 李海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网络指导模式初

探[J ] .当代经理人 ,2006 (9) .

[2 ] 陈光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几点思考[J ] .

科技资讯 ,2007 (12) .

[3 ] 李戎.改进高职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 ] .榆林高等专 “被动接受式” 向现

科学校学报 ,2002 (3) .

[4 ] 陈江 ,阮雪刚.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应

用[J ]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 .

[5 ] 崔玉军 ,顾惠忠.用 Moodle系统辅助传统教学[J ] .科

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3 (3) .

[6 ] 王江虹.用 Moodle 平台实现网络教学[J ] .中国现代

教育装备 ,2007 (5) .

责任编辑:之 者

Us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Guid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L IU Yuan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defect s in t he graduation design ( the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Us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guid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can not only increase quality of guid2

ing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but al so have significances to t he work of guiding graduation design (t he2

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amp us network ;QQ ;moodle ;blog (上接第 74 页)

参考文献:

[1 ] 宗白华.艺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126.

[2 ] 庄周 .庄子:第 1 卷[M] .郭象 ,注.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89.

[3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汰侈[M] .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

社 ,1996 :642~643.

[4 ] 房玄龄.晋书:卷 49[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5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任诞[M] .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

社 ,1996.

[6 ] 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M]/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78.

[7 ] 古诗十九首.汉诗:卷 12[M]/ /逯钦立 ,辑校.先秦汉

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 ,1982.

[8 ] 曹植.与吴季重书[M]/ /严可均 ,辑.全上古三代秦汉

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 ,1958.

[9 ] 范晔. 孔融传[M]/ / [唐]李贤 ,注. 后汉书:卷 70. 北

京:中华书局 ,1965.

[10 ]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文人与酒[M]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1986.

[11 ]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

社 ,1996 :167.

[12 ] 房玄龄.晋书:卷 51[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责任编辑:张彩云

· 8 0 1 ·

刘 元/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从_世说新语_人物品藻看魏晋的理想人格
  • 2011年第5期No.5.2011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总第143期SumNo.143 从<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看魏晋的理想人格 ...

  • 2016年哈三中三模语文WORD
  • 2016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标志着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而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 ...

  • 假如可以穿越,我要回到魏晋
  • 2017-07-13 作者:黎荔 如果可以历史穿越,我不回大唐盛世,也不回北宋繁华,而要回到一个战乱频仍.内忧外困但却别有趣味的时代--魏晋时代. 回到魏晋时代有什么好玩的呢? 首先可以理直气壮.如同行为艺术一般地痛快喝酒.魏晋人喝酒已不再 ...

  • 魏晋隐士的仕途智慧
  • 宁稼雨 2012年02月02日15:4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如今,大家都想做官,都觉得做官其乐无穷.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人们却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去做官呢,还是去做隐士呢?这就是魏晋时期. 山涛推荐嵇康做 ...

  • 从建安.正始到东晋的酒诗演进--陶渊明范式的建立及其意义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从建安 . 正始到东晋的酒诗演进 - - 陶渊明范式的建立及 其意义 一万伟成 陶渊 明酒诗 既不 同干 < 诗经>礼酌型酒诗, 不同干建 安. 也 正始 的忧愤格 与李 ...

  • 历史课堂上的语文借用
  • [摘要]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文史相通的方法可以用在历史教学当中,实现文史知识互相佐证.互相借用,以便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授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文史结合 互相佐证 课堂借用 [中图分类号]G633 ...

  • 陶渊明的诗性之隐
  • 2007年9月第24卷第3期 J吼珊8l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 0fFIl工ther sep.,2007v01.24 N0.3 Educati叩0fsh姐nxiNom"Unive玛竹 陶・渊明的诗性之隐 郭娜 (陕西师 ...

  • 从魏晋名士看"名教""自然"
  • 从魏晋名士看"名教"与"自然" 自古以来,每当社会发生较大的动荡或者战争频发的时代,都是百家争鸣.思想激荡的时代. 而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 ...

  • [钱穆的[国史大纲]简介]
  • 当前位置: 文学视界>名家云集>钱穆>作品>各类著述 标题:钱穆的<国史大纲>简介 钱穆的<国史大纲>简介 作者:郭齐勇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