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赵树理

说不尽的赵树理

说不尽的赵树理

——《中国赵树理研究》创刊号读后

晋城赵魁元同志送我一本《中国赵树理研究》,很快便读完了。说真的,这确实是一次“愉快的阅读”。十六开,八十个页码,是一本杂志,又像一本书,拿到手里很轻盈,很亲切,很值得把玩。薄薄的,既便于携带,又便于阅读,不像一些厚本书豪华书那样阅读不方便。可能是创刊号吧,看得出编辑们格外下功夫,各种文章都有,内容很丰富。有的内容我以前略知一二,有的我感到很新鲜,增加了我对赵树理和他的作品的了解,并能引起我的许多回忆和联想。

封面就设计的好,赵树理的老宅,充满沧桑感。这是阳城和沁水东乡典型的民宅,就连邻近的晋城也不是这种样子,很有地方特色。这个院子我去过几次。1991年,有人写信给当时的省委书记王茂林,反映赵树理老宅的情况,希望政府关心一下。王把此信批给当时的晋城市委书记王云龙,王云龙书记又把此事交给我办。我去尉迟村,和沁水县的同志商量了一个意见。但不久,王云龙同志和我就离开了晋城市,此事也没有了下文。

说个近事,《中华读书报》用一个整版宣传《杜润生自述》,在介绍读书内容时又醒目地把赵树理反对合作化、和陈伯达唱反调作了特别介绍。我从网上买了两本,送给魁元同志一本,打开一看,关于赵树理的内容就几句话。而在《研究》中,鲁顺民同志的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史料。还有董大中先生的文章,他讲的“小白楼会议,也就是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吧?有一段时间,我集中看一些戏曲文学方面的著作,发现了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两篇是写赵树理的。像这样和赵树理共过事又和赵有同样爱好的作家来写赵的文章,而且生动有趣的,我还没有看到过,本想推荐给赵树理研究会,没想到这本《研究》也转载了两篇全文,同时还发表了把汪和赵作比较研究的理论文章,我想一定可以满足不少人的期望。我真替编者担心,以后各期,内容还能这么丰富吗?

我和赵树理是老乡,又是学中文的,所以除了对赵树理的崇拜,就是加倍的热爱。我读大一时,现代文学课就有《田寡妇看瓜》等小说。几十年来,谈不上精读细读,赵的小说,我是都读过的,有的不止一遍,偶而也产生一些思索,也注意一些研究赵的文章,前些年,《读书》杂志发表了北京作家李陀的文章,其中他对赵的小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通过杂志和李陀同志联系,没有联系上。关于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和他的研究生写了一组研究赵的论文,我是从《文汇报》上看到的,告诉了魁元同志。还有林徽音赞美赵树理的信息,不记得告诉研究会的同志没有。工农兵和解放区的作家们赞颂赵,在情理之中,固然很重要。但像林徽音这样一个出身官僚家庭,受西方教育,对解放区、对农村生活完全隔膜而又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建筑学家来说,她向人们推荐赵树理,就非比寻常了,就足见赵的小说魅力和价值了。从舒乙的文章我们知道,解放以后,那些知识阶层认为他的作品是下里巴人,不值一提。是不喜欢赵树理的。阳春白雪的林徽音如此评价赵树理,是很难得的。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题目叫《从埃及艳后到赵树理》。他说,“我有幸见过一次赵树理,这位质朴的农民作家予我极美好的印象。我听他谈话不过几十分钟,但他的几句话永远深刻在我脑子里,至今,未来,都不会淡化。他说:他的小说不同意画插图。我当时几乎要鼓掌。”“赵树理的观点,是一个真正作家对艺术的严格要求,令人钦佩”。吴冠中是受过西方艺术教育、当代中国最负盛名又最具革新精神的大画家,他的画作在当今的拍卖市场上是以千万元来计价的。他如此高度赞许和钦佩赵树理,胜过多少篇评论文章啊!

当然,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没有不研究赵树理的。我看到刘再复先生和李泽厚先生有一个对话,发表在《书屋》上,他们提出赵的语言是政治语言,看来他们也在研究赵树理。我想了想,赵说自己的小说是“问题小说”,“要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这样的小说语言能不“政治”吗?文学和政治是两个范畴的东西,但总是有联系的。世界上的小说语言,有哪一部没有一点政治色彩呢?《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公认的名著,不也很政治吗?毛泽东还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呢?古往今来,有多少纯而又纯的小说语言呢?当然,对赵树理的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现在是争鸣的不够。1943年,在抗日烽火中,赵树理和张爱玲分别在太行山和大上海,书写了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他们二人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和《金锁记》。学养深厚的翻译家傅雷先生对张的小学写了评论文字。十年后,当《三里湾》出版后,傅先生又写评论,称赞赵“把传统小说的写法推陈出新了。”去年,社科院董之林先生又在华东师大校刊上发表文章,“论赵树理、张爱玲小说的两重文化向度”。这几年,张爱玲很走红,把张和赵作比较研究,一定可以使研究深入下去,一定可以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我们期待着。

读杨占平同志的文章,使我想起《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文汇报》是上海的报纸,但时不时能透露出一些关于研究赵树理的信息。2004年8月31日,发表了一篇《二我图》的文章,文章说, 1943年,《小二黑结婚》的发表,长期默默无闻的赵树理在太行山上名声响起来。在太行区文化界400余人参加的大型座谈会上,“赵树理的发言也有些趾高气扬,并对文联干部讽刺得很刻薄……”这篇文章是说青年人取得了成绩后容易骄傲,中国的知识分子心理有狂傲的一面,防止自我扩张非常必要。但是,作者引用的徐懋庸的回忆录中的一段话,就榫卯不对了。文化界座谈会是1942年1月,《小二黑结婚》出版是1943年9月,赵树理怎么会以一年多以后才出版的小说作为骄傲的资本呢?这完全是徐懋庸反对赵树理大众话创作主张而说的贬损赵的话,怎么能引以为据呢?赵树理给人的形象确实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是很认真很固执很倔强的人,不是哪种是非不分,迷迷糊糊,随大流的人。特别是在文革后,人们痛定思痛,反思左倾路线的危害时,更能深刻地认识这一点,我给魁元同志推荐的《文汇报》上的文章《重新认识赵树理》,就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1970年到1983年,我在阳城县委工作,听到一些县委老同志对赵树理的回忆,和杨占平同志的文章可以说大体是一致的。1958年,阳城县和沁水县合并,赵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开会时,不让他发言不行,让他发言往往唱反调,弄得县委书记下不了台。有一件事很典型,当时有一个李有命杀夫案。赵表示怀疑,提出不同意见,不要急于枪决。若干年后,此案平反,人们说,当时怎么就不听老赵一句呢?所以,赵树理爱唱反调,是和左倾路线唱反调,和不实事求是的作风唱反调。

前些年,《山西文学》发表了山西大学中文系张恒的文章,把赵树理和其他山药蛋派作家作了区别性论述。编者说这篇文章是“令人心痛,也令人振奋”的好文章,遗憾的是,尽管编者“辟出版面,虔诚以待”但我没有看到更深入的讨论。“创刊号”发表了《曲润海谈赵树理》,也把赵和其他作家作了比较。他正确地指出了赵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是多面手,在几个艺术领域都是高手,这是完全对的。在戏曲曲艺领域,他的成就有目共睹。在诗歌领域,从他的板话就可以看出他的造诣。近些年,许多人写起了旧诗体,什么五绝、七律的,但起码的平仄都不讲究。赵树理的板话,琅琅上口,合辙合韵,是不容易的。曲把赵比作大专生,把马烽等人比作小学生,倒引起我的思考。论艺术修养,艺术成就,赵和其他作家不可同日而语,赵确比其他作家高出一筹,但怎么就比作大专生呢?怎么不是本科生,研究生呢?“创刊号”的“发刊词”称赵为文学大师,名实相符,上世纪50年代,文艺界曾称赵和老舍等人是语言大师。现在,赵树理的塑像和鲁讯、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大师们排在了一起,也是当之无愧的。其他的山药派代表作家呢?应该说也是卓有成就的,他们的一些作品在全国也是一流的,他们对小说艺术的掌握也是炉火纯青的,把他们比作小学生是值得商榷的。在当今大江南北都在弘扬地方文化的年代,切莫轻慢了我们已故的作家、艺术家。

过去讲作家的书法,一般只推崇鲁迅和郭沫若,偶而也提茅盾。赵树理的字没人提起过。汪曾祺是沈从文的高足,他不但是《沙家浜》的编剧之一,而且晚年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很为世人称道。他在书法下过很大功夫,“内行看门道”。他说赵树理的字写得很好,是他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如此评价赵树理的书法,可见赵书法水平之高。前些年,我从《党史文汇》上看到一篇谈赵的书法的文章,附有赵的一幅书法作品,寄给了晋城的同志,希望能按文章提供的线索,收购回来。如藏家珍藏,可将影印件放大挂起来也好。毛笔字写的好坏,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全部文化修养,但它是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对赵树理,也应作如是看。

外国人也研究赵树理最有名的是日本学者竹内好。他深入觉察到茅盾和赵树理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种影响,“一种是茅盾的文学,一种是赵树理的文学。在赵树理的文学中,饱含了现代文学,同时又超越了现代文学。”老一代日本学者如此,年青一代呢?上世纪80年代,一个山西大学中文系的日本研究生加藤三由纪研究赵树理,想到尉迟实地考察。当时省委宣传部负责人给我打招呼,说这个女孩家境困难,希望在食宿方面提供方便。她在尉迟呆了半个月左右,把当地的家常饭尝了一遍。并亲身体验了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她向我说,我很感动,我接触研究赵树理的人士,没有这样做的。这大概是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的区别吧!最后,她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赵树理家乡的人不多读赵的小说(她搞了一个调查)。我应急道,中国农民生活很艰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劳累,晚上就急于休息了,加上照明条件差,阅读是很奢侈的事。但他们不少人看过赵树理的戏,还通过口头流传的赵树理的板话了解赵树理,他们和赵树理心是相通的,他们承认赵是他们的代言人。多少年过去了,不通音问,关于赵树理,不知这位日本研究生写了什么?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不对之处,还请专家和了解情况的同志纠正。心里希望的,就是尽快看到内容更丰富的第二期。


相关文章

  • 试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民间文学特征(原创)
  • 试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民间文学特征 汉语言文学本科 分校:XXXX 姓名:XXX 学号:123456 目 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 ...

  • 赵树理教我写板话
  • 1963年6月间,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市的黄碾人民公社曲里村(后划为潞城王里堡公社)搞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试点工作.人民作家赵树理随"四清"工作队一起进驻了我们村,我也从长治五中毕业返乡当了本村的民办教师 ...

  • 从["锻炼锻炼"]看赵树理的民间立场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锻炼锻炼">看赵树理的民间立场 作者:苏炳生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5期 摘 要: 赵树理在作品<"锻炼 ...

  • 赵树理小说的美学风格
  • 2008年第4期(总第207期) 学术论 坛 NO.4,2008 ACADEMICFORUM (CumulativelyNO.207) 赵树理小说的美学风格 王建舜 [摘要]赵树理以其深厚而深刺的"农民身份"." ...

  • 宋学文内容提要(谈谈赵树立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 目 录 内容提要--------------------------------------2 关 键 词--------------------------------------2 正 文------------------------ ...

  • 太原南华门的赵树理故居
  • 位于太原市府东街南华门路.从路口走进去不到50米,是目前太原市惟一保持原生态的文化名人故居. 人民作家赵树理1965年到1970年间在此居住,这里不仅是他在山西的最后居住地,也是他去世的地方. 这所故居占地3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100多年 ...

  • 再读["锻炼锻炼"]
  • 摘 要:作为具有强烈社会使命感的作家,赵树理以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为己任,因此他也将自己的小说称为"问题小说",<"锻炼锻炼">也不例外.这篇小说中所反映的干部工作作风及其领导 ...

  • 忆旧述往
  • 每逢国庆,门树理总能感受到比别人多一些的喜悦与自豪,只因为他是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陕西省邮政工会副主席,这位关中汉子已经伴随共和国走过了55年的风风雨雨。 1949年3月12日,门树理出生在陕西省临潼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

  • 专题复习:分析叙事写人类文章的人物形象
  • 专题复习:分析叙事写人类文章的人物形象 监利中学 邹兰光 A:考试题型举例与分析: 1: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2011安徽) 2: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2010江苏) 3: .简要概括本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