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热点3 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一、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1、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也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2、1929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运行机制的大调整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走到了尽头 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银行信贷和分期付款导致经济的虚假繁荣、贫富悬殊,加剧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造成了金融的动荡。 影响: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和世界局势的紧张,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机制走到了尽头。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目的:调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度过危机。

表现:利用法律手段,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对金融、农业、工业进行调整;举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人群,稳定社会秩序。(①整顿银行和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调整农业生产:减耕,政府补贴,调整产业结构。③复兴工业:将工业置于国家监督之下,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④举办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老人、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稳定社会秩序。)

影响: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产生了深远影响:①度过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②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③改变了美国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首次受到法定的经济保护。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联邦政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美国形成了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了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二战”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对工业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为战后实行国有化政策、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需要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4)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表现:加强向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的投资,推行国有化政策,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二战后至70年代初:国家干预经济,拓展世界市场,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经济快速增长,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改革: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刺激投资,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经济复苏,出现了低速持续增长。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克林顿政府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使国家调节经济的机制更为灵活,使经济出现了空前持续增长(117月)。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

1、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与改革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背景: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后,俄国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力量的威胁;国内经济困难,物质缺乏。

目的: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稳定政权。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政策,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评价:(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它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在战胜国内外敌人、稳定政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经济客观发展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工农联盟。苏俄在战后利用其向社会主义过渡,酿成了1921年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酿成了1921年春苏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私人企业。商业——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实物

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评价: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

形成:斯大林领导苏联工业化(1925—1937)和农业集体化(1929—1933)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标志为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表现: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作用,牺牲农民利益。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采取调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经验教训:经验——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教训——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该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苏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4)赫鲁晓夫改革(1956—64)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发展迟缓,工业发展缺乏活力,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内容:经济上:农业——改变高中集中的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评价: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目标和口号不切实际。未能从根本上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5)勃列日涅夫改革(1968年以后)

背景:①赫改革成效不大; ②社会矛盾突出。

内容:推行“新经济体制”,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

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

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 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了鼎盛期(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结果:后来改革停滞,政治体制日益僵化,苏联陷入困境。

(6)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经济: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实行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

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企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和承包制。

政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造成思想混乱;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反对势力崛起,共产党领导地位面临危机;推行了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后果: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创新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原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理论认识;党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形成: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

表现: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经济。 影响: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2)改革

原因:高中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酿成了文革动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过:1978年,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行。

内容: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影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意的。

1.“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歌谣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美国人民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美国经济发展过快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到75000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B.分期付款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

C.炒房投机直接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D.新政实行国家干预提高了消费能力

4.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5.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到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 D.推行福利制度

6.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7.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

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颁布《存款保险法》 ②实施“以工代赈”

③颁布《农业经济调整法》 ④实施《社会保险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8.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9.《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0.下图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11.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与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 ① 面临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 国家颁布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 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

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13.苏联工程师在接到经斯大林审批后的早年莫斯科地铁修筑方案时,发现图纸上不仅有斯大林的签字,还多了一个圆型的茶杯印,于是莫斯科地铁就多了一条环形线。这则苏联笑话最能说明的的是

A.斯大林亲自过问民生问题

B.工程师没有主见

C.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苏联改善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14.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日用生活品短缺 ②取消商品贸易

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④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德国国民经济的军事化避免了经济的崩溃

B.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有所恢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16.“(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16.前苏联流传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1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2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2.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

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模式僵化缺乏活力 D.推行霸权主义外交

23.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原因是

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B.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25.《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2008年)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维埃社会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 改变了过去“(这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俄罗斯社会关于

A.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

B.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

C.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

D.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

26.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 据以上材料分析,苏联三位领导人改革的侧重点。

(2)从三则材料分析,他们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3)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②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

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28.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3分)依据材料一中的柱状图,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3分)

当时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

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

时“退却”一步。(3分)

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3分)材料二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钱满素《美国文明》

(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2分) 调整: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干预。(1分)

贡献: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材料三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

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2分)

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3分)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 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 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 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 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 试图稳定货币, 实行关税休战, 结果不但没有成功, 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1) 根据材料一回答:1929——1933年, 面对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什么对策, 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问题?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3 分)

对策: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问题: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规则(或出现严重争端) 解决: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或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关税与贸易

总协定,1995年组建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出现在2008年10月前后西方媒体上的两幅浸画

:

图1 图2

(2) 根据图1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在怎样的地位? 为什么说图1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4 分)并说明图1图 2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 分)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的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一国金融危机来临时,就会导致全球性灾难,无一国家能够幸免。

材料三: 美国金融出现问题, 中国很关注。……我们对美国经济还是有信心, 愿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美国经济金融稳定, 对美国有利, 对中国有利, 对世界也有利。 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 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 克服困难, 共同维护国际金 融市场稳定。

一一 2008年9月24日:温家宝在与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座谈会的讲话

(3) 材料三中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说“美国金融出现问题, 中国

很关注? ”(2 分)据材料三概括中国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 (2 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势必影响到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与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保持美国经济金融稳定。

材料四 2009年4月2日, 二十国集团峰会(第二次伦敦会议)在英国伦敦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国领导人就如何避免这次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增资1万多亿美元, 以帮助各国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境。 一一摘自人民网

(4) 比较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2008年9月的美国金融危机, 各国的应对有何不同?(4 分)依据材料

二、三及所学知识, 分析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峰会为什么能取得初步成果? (4 分)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各国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政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就避免金融危机的蔓延再次发生,达成一致以摆脱困境。原因: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化趋势,各国合作共赢意识加强等。


相关文章

  •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震动了世界 人民币更加坚挺
  • 2005年7月2l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时间,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消息,震动了世界。  从单一盯准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 ...

  • 1978-1997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年名录
  •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年 1978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回顾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黄育川吕咸林 绪论 世界银行与它的年度发展报告 第一章 提高政府有效性的途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评介 一 一个有效的政府是事关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二 ...

  •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 ...

  • 2010年中国年初财政政策
  • 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点调控的优势,大 ...

  • 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促进 ...

  •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未来
  • 作者:滕维藻郑飞虎谢光北 世界经济 2000年07期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提供的报告显示:现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的50 多万个海外分支机构在所在国的销售额超过了110000亿美元.199 ...

  •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考纲要求与解读: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罗斯福新政: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分 ...

  • 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模式创新
  • (2010年9月13日,北京) 尊敬的佐利克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纪念座谈会.中国有句俗语,春华秋实.现在正值金秋,在这个收获的时节,我们举行纪念活动,不仅总结过去合作的物质成果,而且探讨未来合作的发展 ...

  •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 2002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