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医学理论体系

傣族醫學理論體系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帶,大部分地區气候溫暖,雨量充沛;而有一部分地區則气候炎熱,气溫高,濕度大,所以許多熱帶傳染病和流行病的發病率較高,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環境里,勤勞勇敢的傣族人民与其他邊疆少數民族人民一道,在長期与各种疾病的斗爭中,積累和總結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經驗,并用自己的文字記載下來,即“擋哈雅”一醫學手稿,而流傳至今,為后人挖掘、整理、研究和發展傣族傳統醫藥留下了丰富的、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

被稱為“植物王國”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丰富的藥用動植物資源,為傣族傳統醫藥的發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質條件。這些物質基礎加上丰富的防病治病經驗,成為了傣族人民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傣族人民千百年來在与各种疾病的長期斗爭實踐中,通過不斷摸索,對各种疾病的复雜証狀進行了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掌握了一些疾病的防治規律,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逐漸丰富了對各种疾病的認識。并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醫藥理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醫藥體系,對邊疆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傣族傳統醫藥基礎理論的內容、作用,以及臨床應用如下述。

一、人體、自然与風、火、水、土的關系

人与自然界有著密切的佤,不可分割的聯系,傣族傳統醫藥學理論認為:風(傣語為佤約、今為“攏”)、火(傣語為爹卓、今為“怀”)、水(傣語為阿波、今為“南”)、土(傣語為巴他維、今為“拎”)是构成自然界物質的四种基本元素,人體生命的构成也离不開這四种基本物質,或者說是四种基本元素。 人體健康無病,就必須保持風、火、水、土四种物質元素的平衡關系,這里面包含有兩种意義:一是人體內風、火、水、土四种物質的相互平衡關系;二是人體內的風、火、水、土四种物質与自然界的風、火、水、土四种物質的相對平衡和協調關系。如果這兩种平衡關系中任何一种物質失調,或与其他物質元素失去平衡關系,人體就會生病。所以,自然界里的風、火、水、土保持了相對的平衡關系,那么气候就正常,万物也順利生長,如該下雨時就下雨,該熱的時候就熱,該冷的時候就冷,這樣就划分出了水源充足的雨季,气候溫暖的或炎熱的夏季,气候寒冷的冬季。人們根据不同的季節安排自己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不會因下雨過多而成澇,也不會因下雨過少而干旱,冷熱正常,風調雨順,万物生長茂盛,人畜發展旺興,但如果大自然一旦失去風、火、水、土的平衡關系,气候就會反常,風不調,雨不順,万物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人畜也會生疾患病。

人體也一樣,如果體內之風、火、水、土能保持相互的平衡關系,人就能健康成長,長壽而終。反之人體就會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風感寒,或飲食失調,導致人體內風、火、水、土失調,就會使人患各种疾病。因此,人體在保持體內風、火、水、土四种物質平衡關系的同時,要注意必須与自然界之風、火、水、土也保持相對的平衡關系,也就是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些理論与漢族中醫藥學之陰陽五行學說和養生法頗有相似之處,因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傣族傳統醫藥理論又從人體生理上賦于風、火、水、土丰富的內容,把人體器官各部分和生理活動分別歸為四個“塔都”(傣語)。風為佤約塔(傣語)、火為爹卓塔(傣語)、水為阿波塔(傣語)、土為巴他維塔(傣語)。各塔都有著不同的內容,人體各器官的生理活動可通過以上四塔而表現出來,如圖。 圖二即用“塔攏”、“塔怀”、“塔南”、“塔拎”等四塔來調節人體生理机能,其中土(塔拎)包括了人體各部器官,故為四塔中最重要的一塔,可以說是四塔之本。

(一)巴他維塔

“巴他維塔”(土),代表著机體為頭發、汗毛、手足指(趾)甲、牙齒、皮膚、肌肉、筋、骨、關節、心、肝、脾、肺、腎、胃,大小腸等20种臟腑和組織器官組成這個塔都。傣醫認為它是人類生命發育生長延續的基礎,是四塔中最重要的一個塔都,故稱“四塔之本”。

土塔尤如世間大地,以野為性,能載万物,是個有机的整體。在生理机能活動中,各臟腑又自有所主,如胃腸主受納食物,消化水谷,化生并吸收各种營養物質,促進机體的生長發育,腎管生水排水,同時產生其他生命物質,包括塔菲(相當于漢族中醫所指的命門之火)、男女媾和(交配)之精气等;心臟掌握著血和神,是土塔中最重要的一個臟器,血液的運行賴心臟日夜不停地推動,因而得以往返周流不息,使各种“荒補”(養分)到達全身各部,另外傣醫還認為,心除上述功能之外,一切精神、思維、意志活動均由心所主,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肺管出息入息,同時又是人體的水源,通過呼吸運動、“阿波”(APO ),即體液的正常運行,以保護滋潤心臟,協調和輔助心臟對血液的運行。病理狀態下,如果人體各臟腑的机能失調,臨床上則可見到心慌、心悸、不思飲食、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筋骨無力、听力減退、視力減弱、大小便失禁等病象。傣醫認為此因“土气不足”所致。臨床上稱作“害蚌哉獻”。另如“土气”過盛時在臨床又可以見到溫覺消失或減退,全身或局部冰冷,僵硬疼痛,惡心嘔吐,腹痛便秘,失眠,這种現象傣醫稱“害惱獻”。

(二)阿波塔

“阿波塔”(水),代表著机體內的物質儲藏,由膽液、口痰、唾液、水(體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膿液等12种物質成分所組成。水為有形之物。是一种流體組織,遍布全身各處,是人體重要的物質本源。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傣醫明确地指出:“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是血液和其他各种物質的溶解劑,在體內起著滋養臟腑,保護組織器官的作用。水血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補償,互為因果,与“命根”結合,“保護俱生的色,”即与机體內維持生命存續的其他物質要素結合,保持各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動,如果命根不复存在,机體便會尤如油盡的燈芯(相當于漢族中醫所指的“真水”、“真陰”、“先天之精”受損),不能保持燈焰一樣,生命活動即將停止。另外,水還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傣醫認為當“塔菲”(火气)過盛時,所產生的熱可以被水吸收,不致引起體溫的明顯升高,當机體內的火气(熱能)不足時,水又可以起到產生熱量加以補償,不致使體內火气偏低的作用。當机體內長期缺水時,臨床上可見口干煩渴,分泌排泄減少,其他物質成分也就跟隨去其穩定性,出現各种异常反應。傣醫認為“水以濕性,能溶万物”,人體的水气(體液)正常時,可見口唇、皮膚紅活濕潤,有光澤、彈性好,精神飽滿,活力充沛。反之則見皮膚干燥無華,發熱,精神萎靡,便秘少尿;過盛多見水腫,瀉泄尿頻,身體困倦,形寒肢冷,咳喘痰鳴,皮膚蒼白發亮,破流黃水等与水相關的多种疾患。

(三)爹卓塔

“爹卓塔”(火),代表著體內的一种“陽气”,在傣醫文獻《巴腊麻他坦》一書中說:“人體內共有11把代名火”,包括火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起的作用等,共4种。如吃進飲食后有火才能消化吸收,火气充足,人才能長得壯實。 1〃溫哈革(馬利語〈下同〉umbagi ),此火謂之消化之火,在水、風、土3种元素的作用下,起著溫化腐熟攝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气血,產生熱量,使其吸收并濡養机體的作用。如果這种火气不足,可見納呆、胃脘脹滿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虛弱等症。

2〃馬基革(pacigi ),這把火主管體內熱量的散發,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形體健壯,智力聰慧。反之可見發育遲緩、痴呆、瘦小、遲走路、遲說話等(似漢族中醫先天稟賦不足)。

3〃基納革(jinagi ),傣醫認為這是一把在體內日夜不停地“燃燒”著的火,使人終身有熱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如果此火不足則可見未老先衰,根坏力竭,皮皺發白,精神萎靡(相當漢族中醫的“命門火衰”)等症。

4〃基腊納革(jilanagi ),此為父母先天稟賦之火,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和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動,使體內各种物質能夠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稟賦不足,輕者可見發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勞累,重者可見生理缺陷等症。

傣醫通過長期醫療實踐認識到,沒有火(陽气、元气),万物就無法成熟,沒有火亦不可能產生人類的生命體。因此,只有在火气的遍熟作用下才能繁衍產生生命體,所以人類和整個生命自然界都必需在這种元素的作用下方可正常生長發育。筆者認為傣醫所指之火,總的包括了兩方面,一為先天之火;二為后天通過脾胃之火,即通過先天之火的幫助,將机體所攝取的各种物質轉化為熱能。從而成為生命活動,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動力。

(四)佤約塔

“佤約塔”(風),相當于漢族中醫“正气”的范疇。風性善動,易游動游走,無處不到,可以帶來,也可以帶走。從廣義講,主要指生命活動在外的表現;狹義上講,主要指机體內起著輸導作用的皆屬風(气)所主,這包括了人體內流動著的富有營養的各种精微物質和机體的生理机能活動能力。整個塔都由6股風組成:

1〃啊托嘎瑪佤搭,直譯“下行風”。意譯,此風主管臍以下的器官,有輸送,排泄,孕育生殖,調節人體机能平衡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2〃巫坦嘎瑪佤搭,直譯“上行風”。意譯:此風主管臍以上的器官,有受納、吸收營養物質和傳導反射的功能,如咳嗽、眡眼,呃逆等。

3〃姑西亞佤搭,直譯“腹內風”(指胃腸的气),主要功能為推動研磨食糜,輸布營養物質,產生排空飢餓。

4. 哥坦薩佤搭,直譯“腹外風”。此風蘊藏于人體的32處,在體內“爹卓塔”(火)的作用下使各臟腑机能正常地運轉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也是生命的基礎。

5〃昂嘎直嘎薩里睹佤搭,直譯“肢體循環風”。意為主管机體各系統和生長、發育活動,能使人說話喜笑、哭鬧、站立、坐臥、行走等机能活動。

6〃俄沙沙,巴沙沙亞他搭,直譯“出息入息風”。意為“呼吸之气”,傣醫認為它是上行風的單獨一部分,包括肺中呼出之气和口鼻吸入之气,它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質和動力基礎。

在四塔理論體系中,闡述風(气)的內容最為丰富,除如前述的功能外,在病理狀態下,如果飲食起居失常,季節气候變化,該上行的風不上行、該下行的不下行、該動的不動,就會發生与風有關的各种疾患。在傣醫史料中僅因風過盛或不足所致的各种風証(病)就達近1000余种,目前初步翻譯整理的有近300种,統稱為“帕雅攏”。臨床傣醫又將复雜多變的風証分為“帕雅攏皇”、“帕

雅攏嘎”、“薩巴攏”,即“熱風証”、“冷風証”,“雜風証”三大類。臨床辨証時又將每類風証的不同性質分為若干种,如偏食辛香、燥烈之品,气候炎熱,風熱毒邪上攻咽喉,下注胃腸,熱毒內盛所致的乳蛾腫大,口角生瘡,痢疾,瘡瘍疔毒,濕熱癬疹以及高熱后出現的神經、精神系統病証歸屬于熱風証的范疇,僅這一類疾患就290多种。秋冬之季易患“冷風証”,由于體內火气不足,气血運行不暢,加之感受自然界之風、寒、濕、邪,常可導致筋骨拘攣、麻木痿軟、癱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病症,似漢族中醫所指的“濕痹”、“中風”等疾患,這類冷風証約近10种。“雜風証”系由風、火、水、土四塔不足或偏盛和感受寒濕之邪所致。臨床上傣醫又把它分作四類:一為“攏舊”,即風濕。若風邪入臟、入腑,可見潰瘍、腹瀉、腹中冷痛等。二為“攏匹勒”,即婦女產后諸疾。三為“攏扭”,意指泌尿系結石及尿路感染等。四為“攏匹壩”,主要指癲癇、 病、精神分裂、眩暈等症。除前述的各類風証(病)外,還有41种使之定位性發病的風証,傣醫稱:“攏細西贊波”,走竄無定,無處不到,有滯于哪臟使哪臟生病的特性。通過各种不同類型的風証說明了“百病皆屬風”的道理。 傣醫四塔學說(地、水、火、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种基本物質元素,也是构成人體生命的四种基本物質元素,亦稱“四大要素”或“四大生机”。它包括了人體內的風、火、水、土和自然界的風、火、水、土。兩者緊密的聯系,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四塔”保持著相互間共栖平衡,相互依賴,相互制約,互為因果,如若體內某一“塔都”(元素、要素)偏盛或不足都會影響与其他塔都的動態平衡關系,机體就會出現不良反應,發生各种疾病。自然界的“四塔”与人體內“四塔”的關系也必須保持相互的動態平衡。即万物生長、繁殖、延續和進化都必須适應自然變化的規律。一年之間有春、夏、秋、冬,如果各個季節都風調雨順,万物就能生長茂盛,五谷丰登,人畜健康成長。如果該有風沒有風,該下雨不下雨,該熱反而冷,該冷反而熱,就必然使四塔共栖關系失調整,就會造成自然災害,發生各种疾患。傣醫在《帷蘇提瑪嘎》一書中應用緣起學的觀點闡明了風、火、水、土四塔的關系。認為“風以地而住,以水潤之,以火遍熟,是土、水、火三种的支持所緣;火以地而往,以水攝之,以風支持,由水、土、風三种遍熟所緣;水以土而往,以火保護,由風、土、火三种的結著所緣;土以水攝之,以火作保護,以風來支持,不致离散毀滅,依照俱生,互不离緣,從生到死。”可見,傣醫四塔學就清楚地指出了“相互依止”人天相應的自然生理現象,即人類和整個生命自然界必須遵循适應不斷變化的自然規律,才能抵御各种風寒濕邪的侵襲,保持體內各种物質元素、生理机能的正常運行,使生命得以延續,這是傣醫“四塔連心”的道理。

傣醫四塔理論雖与漢族中醫“陰陽五行”不盡相同,但究其含義卻有相似之處,正如前述:人體內的四塔和自然界的四塔,正常情況下保持著相互間共栖動態平衡關系,才能相安無事,這与中醫“陰陽五行”學說中“陰陽互根”、“陰陽消長”之說是相似的。認為“四塔”之中一方面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面的不

足,一方面的不足也可導致另一方的太過,從而產生此盛彼衰,此消彼長的“動”的病理變化(陰陽轉化)。可見人體內的風、火、水、土和自然界的風、火、水、土既是生命要素,又是致病因子,世界万物既可以以它而生,也可以以它而滅,具體他說明了人體自身的整體觀,人与自然界的整體觀。前者似中醫的“形體合一,形神合一”,即把人的机體看作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將六腑、皮肉、筋骨、脈絡等形體組織和眼、耳、鼻、舌、口前后陰等五官九竅聯系在一起的机能活動整體。后者為“人天相應、天人合一”,即將人體的机能變化和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看作統一和整體,從而說明了自然風、火、水、土的變化与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形象思維觀念。

二、人體“四塔”与疾病的關系

人體內以及人體和自然界之風、火、水、土保持了相對的平衡關系,人體才能正常生長發育,不會生病。反之,則各种疾病隨著“四塔”的失調而頻頻發生。 佤約塔,即風。風气在正常情況下,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相似于漢族中醫學中之正气)如大便、小便的排出,食物在腸胃內的輸導,以及正常的生理反射活動,如; 打噴嚏等,都需要有正常的風气才能順利進行。一旦風气失調,就會產生与風有關的各种病症。例如人體內風气不足,就會產生排便無力、大便難下、神乏倦怠、頭昏耳鳴、消化不良、胸腹脹滿等疾病;而如果風气偏盛,則又發生頭目眩暈、頭痛、神志錯亂、抽搐拘攣、四肢末端震顫、行走困難、高熱、神昏譫語以及各种疼痛病(傣語叫聾眩 ,或西里罵錨)。

爹卓塔,即火。正常之火气,是人體生理活動的“動力”,人吃進的食物有火才能消化极收。火气充足,人體才能長得強壯有力,人類才能正常的生殖產育后代,新的一代逐漸長大,年老的一代壽終而去,如此一代代反复不已(相似于漢族中醫學中之陽气的作用)。一旦火气失調,并將導致各种疾病。如火气不足,會出現頭昏心悸、腰冷肢厥、腹瀉腹痛、消化不良、陽痿不孕、月經失調、產育的小儿體質瘦弱、稟賦不足等病症;但是火若盛,又將導致人體發熱、皮膚發燒、口干煩渴、多汗,或神昏譫語、神志不清、咽喉及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癰疽腫毒,或衄血、便血、尿血,下痢或大便燥結(傣語稱為黃買)。在婦女可見經行先期、崩漏帶下等病症。

阿波塔,即水。水在正常情況下,有保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如正常排出的小便、排出的口痰和鼻涕,散熱出的汗液,幫助消化之唾液,皮膚損傷后的保護性滲出液,以及血液的循環等等。如果體內水不足,就會出現貧血、肌膚干燥、瘙痒、口干咽燥、發熱、大便秘結等病症;但若體內水偏盛,則又會出現水腫、腹瀉、身體疼痛、頭身重著、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消化不良、痰濕咳喘、帶下等一類疾病(傣語稱之為害蚌哉獻)。

巴他維塔,即土。土在正常情況下,維持身體各器官的活動。如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心、脾、肺、腎等臟腑的正常功能,小腸与大腸的吸收、排泄功能等等。如果體內土气不足,就會發生納食少、心悸、肌肉消瘦、筋骨無力、大小便失調等症狀。但若體內土气偏盛,又會出現人體全身或局部僵硬、冰冷(傣語稱之為害惱獻)。或溫覺消失,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腹痛便秘等症狀。 傣族傳統醫藥理論根据上述四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可包括致病的內因和外因),把這四個不同病因取名定方,即“雅塔”。因風致病的用“佤約雅塔”,由六种藥物組成;因火致病的用“爹卓雅塔”,由五种藥物組成;因水致病的用“阿波雅塔”,由五种藥物組成;因土致病的用“巴他維雅塔”,由三种藥物組成。這些都是基礎藥方,可隨症配伍其他藥物,用四“雅塔”來調整體內風、火、水、土之平衡關系,而達到治療目的。

以上可以看出,四塔之偏盛与不足,均可導致人體各种疾病的發生。因此,為保障人體無病而健康的生長發育,關鍵在保持體內四塔的平衡,并盡可能适應于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風、火、水、土保持相對的平衡關系),不能違背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一旦四塔失調,就應用藥物的特性使其恢复平衡關系,以達治愈疾病的目的,即用“四塔”來調節人體的机能。

三、季節与疾病的關系

我國公歷把一年之12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醫藥也根据這四個季節的划分來論述人體机能的變化、疾病的發生、防治的規律以及治療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等等。但傣醫理論卻与之不同。由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气溫高,雨量足,濕度大。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環境就具有高溫、高濕度的气候特點,而四季划分不明顯。因此,傣族傳統醫藥理論從千百年的實踐生活中,根据傣族地區這种特殊的气候特點,把一年划分為三個季節(腊魯擋三),即冷季(傣語為腊魯腦)、熱季(傣語為腊魯黃)、雨季(傣語為腊魯芬)。冷季為每年傣歷的1月至4月,相當于公歷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熱季為傣歷的5月至8月,相當于公歷的3月至6月;雨季為傣歷的9月至12月,相當于公歷7月至10月。在冷、熱、雨三個季節里,均有各种不同的疾病發生,而在季節相交的前后一段時間里(傣語叫腊魯朵崗),各有一些疾病發病率較高。比如在傣歷的4月至5月間,即公歷2月至3月份,是冷季与熱季的交季的時期,腹瀉、痢疾等病的發病率較高。在傣歷8月至9月,即公歷的6月至7月份,是熱季与雨季的交季時期,瘧疾的發病率較高。而在傣歷12月至次年1月,相當于公歷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与冷季的交季時期,這一時期中傷風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發病率較高。

為此,根据季節的不同,疾病的差异,每個季節用藥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藥方(傣語稱為雅塔),用來防治不同時期發生的各种疾病。如熱季多用苦味藥物(傣語叫雅烘),以清熱、解毒、涼血等。雨季多用澀味藥物(傣語稱為雅發),用以收斂、除濕等。冷季則多用辣味藥物(傣語稱為雅撇),用以散寒、溫中、止痛等等。這些朴素的醫藥理論,對臨床治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价值。其更深奧的理論還有待于我們今后進一步挖掘、研究,逐步充實提高。


相关文章

  • 各民族特色
  •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汉 ...

  • 佛教信仰与植物的研究
  • 佛教信仰与植物的研究 所属院系:计算机学院 学 号:[1**********] 年 级:10级B 班 姓 名:袁宗贤 1.引言 佛教自印度传人华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众多的佛教经典中,无论你翻开哪一部,都可以找到与植物有关的经文,而 ...

  • 2017新鲜出炉的西双版纳暑期夏令营招募啦!!!
  • 我们的课程有 热带雨林科普 野外生存训练 民族文化体验 环保与感恩 时间:(共七天) 2017年8月11日-17日 8月17日-23日 人数:小班20人/期:大班40人/期 集合地点: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随时安排接机) 西双版纳是北回归 ...

  • 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屋面结构既有技术分析
  • 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屋面结构既有技术分析 王雅晶 柏文峰 (昆明理工大学,绿色乡土建筑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4) 摘 要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屋顶,作为最能体现竹楼建筑特色的重要构件之一,与竹楼一同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 ...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复习题资料大全
  •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 走进美丽的家乡 1.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① 我的家乡位于贵州省 丹寨 县扬武 镇 排莫.排倒.基加.宰沙 村. ②四个正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北,四个副方向分别是东北.西北.东南. ...

  • 舞蹈演员必须知道的理论知识
  • 1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是谁? 答:冯双白 2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 答:动态 动速 动律 动力 3舞蹈的定义? 答: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和交流人类的情感,传达信息.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人体动作. 4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有哪些作品在 ...

  • 科学史纲要提纲+简答
  • 从柏拉图开始有了希腊天文学的特色:用几何系统来表示天体的运动. 柏拉图学派创立了同心球宇宙体系, 而亚历山大学派则发展出本轮.均轮或偏心圆体系. 这些都属于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体系. 一. 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的 ...

  • 临床医学专业求职简历模板
  • 个人基本简历 姓 名:刘志荣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大理 民族:傣族 户口所在地:湖南邵阳 身材:177 cm 73 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9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内科医生:临床医生.医院/医疗/ ...

  • 陶艺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与实训指导书
  • 附录一 <陶艺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名称: 陶艺设计与制作 二.开课对象 全日制大专学生或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很强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