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3

古代汉语(第一册)

第一章

《左传》选讲3

《齐晋鞌之战》

一、背景说明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记述了春秋时期齐晋在鞌地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鞌之战是春秋

时期著名的四大战役之一。

四大战役是:齐晋鞌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bì之战、晋楚鄢陵之战。战争目的均是

为了争夺霸权。

邲之战中晋败楚胜,晋的霸权逐渐衰落,东方齐国欲争霸中原,于公元前589年,首先向晋的同

盟国鲁、卫进攻,鲁、卫向晋求救,于是在齐晋之间发生了这场战争。

战争的具体原因

本文选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春天,齐顷公率兵入侵鲁国北边的边城,围住

了龙城,顷公的宠臣被俘,顷公请求龙城的军民不要杀掉他,但龙城军民不听,不但杀了他,

还把这位宠臣切成肉片,晾晒在城墙上,这下惹怒了顷公,发动了大规模地向鲁国的进攻。

而这时卫国趁齐国空虚,袭击齐国,但遇得胜回朝的齐师,吃了败仗。鲁卫两国就向晋国求

救,晋景公就派出了以却克爲中军统帅、士燮爲下军统帅、韩厥爲司马的八百乘(甲士2400

人,步卒57600人)的部队去援救鲁卫。在齐地鞌(今济南市西北部)与齐师正面交锋。齐顷公

的麻痹轻敌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惨败。

参战国家:齐国——齐顷公、逄丑父

晋国——郄 克、韩 厥

时间: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

战争原因:诸侯争霸

战争结果:齐国战败

文章特色: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参战双方主要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示了鞌之战的全过程,揭示了这次战争胜负的

原因在于齐的骄傲轻敌,晋的同仇敌忾。当然,由于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从各国

政治、经济的背景上来揭示战争的实质。至于那些占卜或做梦灵验之类的描写,则是作者迷

信思想的反映。

古代车战,普通车(副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卫士居右。指挥车君王或主帅居中,御者

居左。

二、文章讲解

第一段:

1.首先介绍双方指挥车上的人员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郄克,郑丘缓为右。

齐指挥车 晋指挥车

中,指挥长:齐侯 中,指挥长:郄克(郄献子)

左,御者:邴夏 左,御者:解张(张侯)

右,卫士:逢丑父 右,卫士:郑丘缓

御:本义:赶车,驾车,邴夏御齐侯,解张御郄克。御动词的使动用法,(给)……驾车。

癸酉:干支纪日。即(公元前589年)6月17日。

师陈zhèn于鞌:齐晋两国的军队在鞌地摆开了阵势。 陈:摆开阵势,布阵。陈、阵古今

字。“陈”古字,“阵”今字。

鞌:齐地名,在今山东济jǐ南附近。《谷梁传》:“去齐五百里” ,离齐首都临淄500里地。

“鞍”,异体字。

邴夏:齐大夫。邴是氏,夏是名。姓与氏不同,姓是族号,氏是族的分支。贵族才有姓氏,

一般百姓无。如“庖丁”属“职业十名”。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明贵贱,姓别婚姻。

汉以后姓氏不分,且百姓也有姓氏了。

郄克:又称郄献子,晋大夫,是这次战役中晋军的主帅,他是一位跛脚将军,造成齐顷公轻

敌,也可能因此之故。

2.齐侯骄傲轻敌

翦灭:消灭。同义词连用。翦,“剪”的古字。《玉篇》:“翦,俗作剪。”翦(本义割断羽毛。

古无剪刀用例)

不介马:不给马披上铠甲。介:名词用为动词:披上铠甲。

甲:1、古代军人穿的皮做的护身衣服。2、天干的第一位。古代以干支纪日。后来也用来纪

年。引申爲居第一位,“桂林山水甲天下。”

伤于矢:被箭射伤。于:表被动。

屦:由麻、葛、丝等质料制成的鞋。

“履”和“屦”,在战国以前并不同义,“履”是动词,本义是踏、踩;“屦”是名词,本义

是鞋。在同一上下文里,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如《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

履霜。”战国以后,“履”有了鞋的意义。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

自度其足。”于是二者在鞋的意义上构成了同义词。

未绝鼓音:仍然没有中断击鼓。古代车战,主帅居车中,自掌旗鼓,以指挥三军,鼓音为前

进号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今语“鸣金收兵”。

病:《说文》:疾加也。本指病势重,这里指伤势重。郄克自言伤重,表示难以坚持。

病:伤势很重。凡极度劳累,伤势严重都可称“病”。段玉裁:“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

则疾亦病也。”小疾大病,轻重不同,今语“大病一场”,不说“大疾一场”.

自始合:从一开始交战。合:会合,这里指两军交锋。

朱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染成深红色。

贯:射穿、射透。

甲骨文象穿物形。因贝壳要穿成串,后加“贝”字表贯穿义。

吾子:比“您”更为尊重和亲切的称呼。

3.晋方团结协力

险:本指地势高低不平,此指难以通行的路。

余必下推车,子岂识shí之:我必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 按:却克对解张、郑丘缓说“余病矣”,目的是要让二人中的一个代替他击鼓,故此二人要

表明是否能代替领军主帅职责的态度。

然子病矣:但是您受了重伤了。郑丘缓发现郄克的伤势确实很重,已不能坚持击鼓,故有此

言。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这是修辞上的并提方式——把两个主谓句合叙成一个主谓句。

师之耳在吾鼓,师之目在吾旗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

若之何:固定结构,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怎么能。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擐(甲):穿上、披上(铠甲)

执(兵):拿起(武器)

即:走向。即:就也„„像人就食之形。(本义)就食→接近,靠近→到,达到→当前(即

日)→就→立即登基(天子即位)

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象人食已,顾左右而将去之也,引申之义为尽。”(本义)

食毕→食尽→尽,完→已,已经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伤势还未到死亡的地步,您应该努力。

及:达到。 勉,努力,这里是坚持的意思。

左并辔,右援枹fú而鼓:张侯左手并握缰绳,右手取过鼓槌敲起来。 枹:鼓槌。也写作“桴”,异体字。鼓:动词,击鼓。辔:缰绳。

按:御者本来是双手执辔,因郄克伤重不能击鼓,解张爲了腾出一只手来替却克击鼓,故张

将辔并执于左手,右手取过鼓槌以代郄克击鼓。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战马狂奔而不能停止,(晋)军队跟随主帅的车赶上去,因张侯手已

受伤,又要一手击鼓,所以马失控狂奔无法止住。 逸:狂奔。 止:使动,使马停止。 从:跟随。之:代主帅的车。

逐之,三周华huà不fū注: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逐之:主语“晋军”省。

逐:追赶。之:代齐军。周:动词,围绕。 三,极言其多,非实数。

第二段:晋方韩厥因父梦而改为居中赶车

晋副车:御者(左)——韩厥(中)——卫士(右)

韩厥:晋大夫,在这次战役中任司马(掌管祭祀、赏罚等)。

辟,躲避,“辟——避”古今字

故中御而从之:所以在中间赶车而追赶齐侯。按:韩厥是晋大夫,尊者,本应居左,但由于

他已死的父亲夜间投梦,让他避开左边和右边的位置,故与御手换了位置,冒充御手驾车。

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从:追赶。

射其御者,(御者)君子也。判断句 君子:当官者。 君子:

1)春秋时期贵族男子的统称,包含敬义。“射其御者,君子也。”(《左传·成公二年》)

2)指统治者。“无君子莫治野人。” (《孟子·滕文公上》)

3)古时指有才德的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4)妻称夫。“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故以爲射杀有德行的人是不合礼的做法。

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落。

射其右,毙于车中:射他右边的,右边的扑倒到车里。

毙:倒下去。按:毙本从犬、敝声。造字的本义是指犬受到打击,一下子倒下去。故可引伸

爲倒。先秦时,“毙”没有死亡的意思。

肘之:肘,名词用为动词——用肘去撞击他。

韩厥为何肘綦毋张?因自己左右两人均被齐侯车上的逢丑父射伤,韩厥此举是要告诉綦毋张

这两处有危险,不让他立该处,以防再被射伤,而用自己的身子挡住綦毋张。晋军之团结、

之奋勇,由此可见。

韩厥俛定其右:韩厥低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车右放稳当。俛:同“俯”,异体字,低下身子。

定:放定,放稳,以免坠于车下。

第三段:

逢丑父与公易位:逢丑父同齐侯交换了位置。 逢丑父估计齐侯有被俘的危险,故趁韩厥俯身安定车右的空档与顷公交换位置。古代兵服,

国君与将佐相同。与齐侯易位是自己冒充齐侯以防不测。

丑父寝于轏zhàn中:头天晚上逢丑父宿在棚车里。

轏:栈的异体字(形符、声符均不同)。栈车,用竹木编成车箱的轻便车子。 “栈”的声符

“戋”有小、简陋的含义,如“客栈”。从“丑父寝于轏中”至“故不能推车而及”都是在

追述头天晚上的事。

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推不动车而被韩厥追上了。这是一紧缩的因果复句。“及”(被追赶上)

是结果,“不能推车”是原因。

韩厥执絷马前:韩厥拿着绊马索在齐侯马前站立。 絷:绊马索。

按:此句与下面的描述反映出古战场的一个游戏规则:若遇敌军的主帅是国君的,要抓他就

不能鲁莽,先要行陨命之礼。即异国君臣之礼。这样才能显示出一种大度。

稽首:古代最恭敬之礼,跪拜时双手至地,头也至地。即“五体投地”,且长久稽留。

再拜稽首是一种比稽首更重的礼。 拜:即磕头。 再:数词,两次。

奉pěng觞加璧以进:韩厥双手捧着酒器,上面加块璧玉,进献给齐侯。 奉:“捧”的古字。

觞:盛酒器。

璧: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玉环之一种。

以上礼节是当时俘虏国君的通礼,韩厥对齐侯行君臣之礼,以表敬意。

君地:指齐的国土。这是委婉外交辞令,说得很是虚僞。因齐先伐鲁、卫。故晋军将领韩厥

站在鲁、卫角度作出请求。许多军队深入您的国土,因在齐地鞌作战,故言此,言外之意是

你先进攻鲁、卫,才使我们晋军深入齐地,请您不要进攻他们(鲁、卫)。

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没有逃走隐蔽的地方,况且害怕因为逃跑、躲避而给两国国

君带来耻辱。

忝:辱。带了宾语,活用为动词,使动,“使„„辱”。逃跑自然是晋君之辱,而战斗的另一

方齐君也因此也有失面子。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我使战士的称号受辱,我冒昧地向你禀告,我愚笨不会办

事,由于人材缺乏而自己只好代理官职,承担空位。

佐车:副车,备用车。以:使。 免:免于被俘。

韩厥献丑父,郄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子

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戮:杀。 为戮:为表被动,被杀。

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难事。

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脱。

以死免其君:用自己的死来使他的君王逃脱(免于被俘)。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有人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他的君王逃脱当作难事。

劝:鼓励、勉励、奖励。免:赦免。


相关文章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492 010488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学时/学分:108/6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汉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 ...

  • 毕业论文选题册
  • 湖南师范大学 院 文 学 2010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 计) 选 题 册 文 学院教务办(公 章) 二○○九年八月 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序号 论文(设计)方向 1 中国现代文学 2 中国现代文学 3 中国现代文学 4 中国现代文学 5 中 ...

  • 古代汉语释义
  • ·古代汉语释义   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只能依据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古代书面语的情况怎样呢?请看下面两段材料 ...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修改稿)
  •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2.1判断句 1.&q ...

  •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 ...

  • 古代汉语笔记
  • 绪论 一.古代汉语概念 1. 口语和书面语 ·任何语言的口语都出现在书面语之前. ·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加工提炼的产物. ·书面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书写工具.书写材质.记录语言符号的约束等),所以书面语只能是当时口语的轮 ...

  • 代汉语中的字词古义举例上
  • 代汉语中的字词古义举例(上) 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古义举例(上) 不少同学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往往有畏难情绪,于是知难而退.其实,古代汉语并不难学,核心问题是词汇的积累.很多字词的古代意义还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语中,所以,注意古今字词的联系,是学 ...

  •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简介
  •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指对外国人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涉及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与文化学 目前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越来越多,不同学校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有的对外汉语专业侧重汉语理论研究,有的则侧重语言学的理论 ...

  • 古代汉语(1)
  •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710 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 ...

  • 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
  • 北大中文系书单(果真让人"癫狂") 2009-03-01 01:13 P.M.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