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环境问题

简述环境问题

班级: 土木0903

姓名: 丁晓伟

学号: 0905014339

内容摘要:

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长时以来人类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生态面临崩溃的边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粗放型发展、过度依靠市场经济的不合理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政府通过制定国策和法律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近期的国际性会议上,又提出了“低碳”这一概念,更加贴切的把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关键词:环境、资源、人口、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

1

人类是大自然中力量最为强大的。人的力量强大表现在:(1)人是有组织的动物。一个人力量单薄不可为的,在强大的组织面前,任何庞大的物也会土崩瓦解;人类组织了政府、公司、社团等等组织,这些组织的力量之大显然是个人的力量所不及的;(2)人是有智慧的动物,人可以做出许多发明创造。高度组织加上高度创造,人可以在地球上上至太空,下达地下;足迹便两极,身影现深海;遇山炸山,遇水搭桥;截大江,钻山洞;平天堑,填鸿沟;天空中庞大的铁飞机轰鸣飞行,空气中无线电波乱窜。人的力量可谓大矣!是故,在庞大的人力面前,鱼虾捕捞殆尽,山野鸟兽无踪……从前不能为之的今日可以为之:例如对电磁波的利用;从前人类获取的能力较弱,今天则能力较强:比如捕杀鲸鱼,可以动用现代武器,捕捞规模巨大;从前人类反作用于自然界的效果较小,今天则效果巨大:比如修建大坝、大江截流,建设核反应堆等;从前物的利用中污染较小,今天则污染严重:海水受到油污和大陆排放水的污染,天空则有大气污染、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等等。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增大,物的形态状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起初,人类利用的物为自然物,如牛、羊。而现在物的形态也是今非昔比变化莫测,比如小到看不见之微生物,大到万吨巨轮、摩天大楼、千里石油管线;长久者有黄金、土地,短暂者有性质易变之化合物;有自然者如牛、羊,但也有制造者如汽车、机器。利用方式也有重大差别。有自然利用者如用牛耕地,也有组合才能利用者如电灯和电源、汽车与汽油。

在惊讶人类力量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随着人类对自然反作用力加大,自然的面貌打上了人类活动的深深印记。大山穿洞大江截流;森林砍伐,青山变秃山;掘地三尺,深地里钻石被开采、石油被吸出;波涛万顷之中建立石油钻井平台;烂泥滩上树起钢筋混凝土大厦。按照现代社会的速度,人类的组织能力加上强大的科技能力,长城恐怕不到一个月就能建成。

人类总认为大自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肆意向大自然索取。由于人们对自身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2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人口和水,土地资源

1.人口

人口问题是第一号全球性问题。粮食不足,生活资料不足,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生态平衡被破坏以及—系列世界性的严重问题,都与人口过多有关。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过多,已引起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荒和饥荒。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也就是说,地球上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制约因素。庞大人口基数的增长惯性,要一直延续到21世纪中期以后。据计算,我国总人口的高峰,老年人口数量的高峰,劳动就业人口数量的高峰,从2020年开始,将相继到来。这三大高峰将给中国的资源配置,劳动就业,福利保障,社会安定等有关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极大,环境的脆弱很容易受到污染和破坏。我国的许多种资源的总量都排在世界前列,这就是过去常说的“地人物博”。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跌落在许多国家的后面。尽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中却仅居130位,仍属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说,目前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已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同时也由此产生了种种使国家的发展陷入困境,其中包括环境问题。

2.淡水

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亩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难度大,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缺水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3.耕地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我国1994年有耕地面积14.24亿亩,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2亩,仅为世界人均数的1/3。全国有1/3的省(区,市)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亩;部分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在0.6亩以下,已低于国际上划定的0.8亩的警戒线,比日本人均0.7亩还低。我国的耕地资源还存在着数量逐年减少,土质不断变劣,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

市场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1】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市场出了什么错呢?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 3

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

专家曾研究过古代和现代几个社会的崩溃原因

古代崩溃的社会如: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楼兰古国、格陵兰的维京社会。导致社会崩溃甚至最终完全消失的原因有多种,但都不可否认受到气候环境恶化的影响。今天,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些灾难有类似的原因,例如:卢旺达的种族屠杀。按照专家的观点,卢旺达出现的两个种族之间的相互屠杀起因于人口压力、环境的恶化。政客下令农民执行对另一个种族的屠杀。这些农民执行得如此彻底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人口太多而土地太少。彻底屠杀另一个种族其实是对资源的掠夺。还有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海拔低的陆地尤其是岛屿(例如日本、瓦卢、马尔代夫、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等)会遭受灭顶之灾,被海水淹没。人类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来自于贫穷即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在《崩溃》【2】这本书中谈到了日本和中国。作者对日本的好环境印象很深,例如他们居然能在房子附近不大的一块地上种水稻。这本书将作者的感性认识变成了有数据的认识。例如,日本人在1666年以前和1998年以前的中国人类似,滥砍滥伐严重。1666年德川幕府下令不得任意砍伐森林。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日本变成了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虽然他们的人口密度是世界最大的。专家认为,日本的成就一方面与日本人爱好自然有关,一 4

方面与较好的天然条件有关,如降水丰富,土壤年轻,没有破坏山林的山羊和绵羊。如今,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4%。相比之下,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6%。

作为中国人我想,过去我们常常自夸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个勤劳勇敢可以重新解释:我们勤劳地上山砍柴,破坏环境,勇敢地面对破坏森林和环境带来的恶劣后果。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是0.3英亩,而世界人均森林面积是

1.6英亩,中国的草原面积虽然仅次于澳大利亚,但90%的草原开始退化。有19%的土壤遭到侵蚀,肥沃农田面积减少50%。幸而1998年的一场洪水使得政府颁布原生林砍伐禁令,这个重要举措比日本晚了三百年。

还有一个国家是澳大利亚。过去,在人们的印象里,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绿环境最优美的国家之一,不料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澳大利亚土壤过老,农业不足以养活太多的人口(作者估计澳大利亚最佳人口是八百万,而现在却有二千万),过度放牧,过多的野兔子和狐狸造成灾害,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只有20%。澳大利亚的水质也有问题,淡水资源匮乏。实在没有想到,在环境问题上,美丽的澳大利亚居然和和中国找到了这么多共同点。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过去在我国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又比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与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开始逐步重视保护环境,把保护生态环境列为基本国策之一,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取得了举世瞩目口的成就,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确定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的发展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环境保护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是为了更好利用。对可再生的资源,应保证供永远继续使用,不致破坏,退化和枯竭;对不可再生资源,做到合理开采,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延长使用时间。二是保障人类健康,防止生态破坏。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国有句俗话:“人无远虑,必朽近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从理沦的高度,提示了环境保护的实质,阐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根本一致性。这对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环境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必须统筹考虑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了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无论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乃至就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世代繁荣昌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都是 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理和必然选择。《环保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环境保护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3】: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低碳,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

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5.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

6

6.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低碳,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低碳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参考文献

【1】《崩溃》成书于2005年,中文版出版于2008年4月。

【2】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盛洪1996。

【3】www.baidu.com

7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学]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 1.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2.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思想,即政治学上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 制衡"原则的是法国的孟德斯鸠 3.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 ...

  • 管理学真题
  • 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管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6*10) 1管理创新的内容 2教育方法遵循的原则 3为什么要事前计划 4影响分权.集权的因素 5决策的有效性 6计划编制的过程步骤 二论述题(6*15) 1如何进行工作绩效评估 ...

  • 行政组织简答
  • 简答 B 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速:(2)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通的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双方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 ...

  • 学前教育学复习提纲
  •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 绪 论 一.识记: 1.幼儿教育着重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幼儿教育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幼儿教育现象及问题,以揭示幼儿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2.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组建的"性格形成新学园 ...

  • 农业政策法规试卷
  •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2. 农业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 ...

  • 领导科学简答题
  • 第一篇 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2.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3.领导权利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4.简述行使领导权利需要遵循的原则. 5.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6.简述我国领 ...

  • 现代管理学简答题考前小抄
  • 1.简述管理的定义?答: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11.简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优缺点?答:1) 在决策过程上,渐进决策模式将决策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 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不 ...

  • 中学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 ...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发) 1 总 则 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为明 ...

  • 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
  • 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 七十道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二. 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 或 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