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而字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指茂盛,“深秀”指幽深秀丽,“蔚然”与“深秀”属并列关系,“而”表并列,可不译。

②“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溪很深,鱼很肥;泉水香,酒色清,两个“而”都表并列,可不译。

③“起坐而喧哗者”:这里的喧哗,并非起而喧哗,也不是坐而喧哗,而是欢乐之中的一种形式。所以这句应译为:有的站起,有的坐下,时站时坐,喧哗声一片。喧哗和起坐是并列的,所以这里的“而”表并列。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①“而年又最高”,意为:不但饮酒不多就醉,而且年龄又最大,“而”在这里表递进。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里的意思也更进一层——不但领悟在心里,而且寄托在酒上。所以这里的“而”表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意为:早晨,太阳出来了,树木里的雾气就消散了,傍晚,云烟集聚,山谷就昏暗起来。“雾气随日出而消,山谷随云聚而暗”,所以这里的两个“而”表承接。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意为:野花开了,就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叶繁茂,就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水面下降了,石头就显现了。故这三个“而”字表承接。

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意为:太守回去,接着宾客们也跟随太守一起回去,游人离去后禽鸟接着欢乐了起来。这两个“而”表承接。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

如: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然而”的“而”,表转折,是承上层的“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意思的转折。可译为“可是”。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为: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这里的“而”可译为“但是”“却”,故表转折。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的”。

如: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潺潺而泄出”“潺潺”,既写声,又写形,有慢慢地流出,缓缓地溢出之意,是对“泄出”的修饰,“而”在这表修饰。

②“朝而往,暮而归”,意为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往”“归”是对“朝”“暮”的修饰,“而”在此表修饰。

③“往来而不绝者”,意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而”在此表修饰。

④“临溪而渔”,如果“临”译为“到”,“到溪边去捉鱼”,“捉”的动作是承接“到”的,所以“而”在这里表承接。如果将“临”字解释为介词“在„„旁边”的话则表修饰,一般来说表修饰。

⑤“杂然而前陈者”,意为:错落地摆放在面前的席上。“杂然”修饰“前陈”,“而”表修饰。

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意为: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这个“而”表修饰,可译为“的”。

(6)表示因果关系。

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意为:因为四季的景色不同,所以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而”在这里表因果。

(7)跟其他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已而夕阳在山”,这里的“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副词,表时间。 据此看来,文中用二十五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都在本文中体现了。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运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如果将“临”字理解为“在„„旁”的话),重音在谓语“渔”上,应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应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使人感到有种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韵律美。


相关文章

  • 中考备考之文言文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
  •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整理 一.之 "之"是最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 (一)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往",其实"之"的本义应该就是动词. 如:辍耕 ...

  • 以.其.之.而的用法
  • 以.其.之.而的用法 一.以的用法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

  • 文言之 用法
  • 之 1. 往:到. <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寡助之至". ...

  • 与高司谏书
  • 与高司谏书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一.掌握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继续学习翻译文言文 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 ...

  • 最新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复习
  • 最新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复习 一.文言虚词归类总结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重点为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qu ...

  •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 ...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 ...

  • 浅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 浅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标签:教育 分类:原创论文 摘要: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永远是他们心中一个无法攀越的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呢?本文结合语文课本,提出了一些日常学习中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字 ...

  • 醉翁亭记字词归纳
  • 而 <醉翁亭记>中一共25个"而"字,现将用法归纳如下:⑴与"已"合用,表时间短 已而夕阳在山 ⑵连词,表并列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而乐亦无穷也③溪深而渔肥④泉香而酒洌⑤起坐而喧哗者 ⑶连词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