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说课人: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几点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课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内容是《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从知识结构来看,它的学习建立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同时也是这两节知识的延续;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来看,它反映了事物内部的量变与质变。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我认为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圆与圆位置关系的意义,熟悉性质判定。

②能力目标

通过位置关系的意义的形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猜想能力。 ③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难点:

重点:两圆相交、相切的概念、性质与判定

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能力。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类比、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是大自然最奇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培养学生类比、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四、 教学过程

1、认知准备

复习提问: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主要是根据什么特点来描述的?②影响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数量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方法,另一方面对本节类比研究圆与圆位置关系埋下伏笔。

2、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课本中反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一些实例,导入你认识上述几何图形吗?它们表示什么?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图形,圆与圆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知道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吗?你想知道圆与圆位置关系有哪些性质吗?

从而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数学贴近生活、既强化学习目标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鲜明的目的性。

3、新授

(一)概念形成

①位置关系探索

探究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是通过公共点来刻画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按公共点分类能分成几类?动手操作,在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透明的纸上画两个半径不同的⊙O1和⊙O2,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你能发现⊙O1和⊙O2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有多少个公共点?

②概念形成

师生共同画出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提问:你能给这五种位置关系分别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问题为出发点,依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置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发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练习:

请你说出刚才所举实例所反映的圆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

(二)影响两圆位置关系的数量因素

提问:影响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数量因素是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那么影响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因素是什么?

(三)性质与判定

1、定理的探索

讨论: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1 >r2), 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 为d, 当两圆外切时,d 与r1和r2有怎样的关系? 反过来, 当d 与r1和r2满足这样的关系时, 两圆一定外切吗?

进一步, 请同学们分小组利用d 与r1和r2的关系讨论两圆的位置关系, 并完成表格, 集体评价讨论结果

①外离 d> r1+ r2

②外切 d =r 1+ r2

③相交 r1- r2

④内切 d=r 1-r 2

⑤内含 d

设计意图:通过定理的探讨与发现渗透特殊――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例题分析(课本例3)

说出大圆P 与圆O 的位置关系

小圆P 与圆O 的位置关系

大圆P 与小圆P 的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3、思考:两圆外切和内切时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切点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系?

(四)课堂练习

请学生上黑板完成,集体订正。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判定,下面请同学回答几个问题(面向中偏下学生)

1. 两圆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性质与判定。

3. 相切两圆有什么性质?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对所学内容做全面的概括、总结,教师采用激励性型的语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回答,使学生倍感教师关爱,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效应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妥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一.概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章第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本节是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通过操作.观察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提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教案
  • 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梁园区王楼二中 叶俊强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王楼二中 一. 教学内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比较广泛,它 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 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 行的,为后面的圆与圆 ...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 ----六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和性质: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点差法,弦长公式的应用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数.形两方面深刻理解直线与曲线之间的 ...

  • 第2课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6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并能正确判断. 2.在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中,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 ...

  • 上下教学反思
  • 反思一:上下教学反思 "上下"这一知识点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新知识,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节课的重点是会用"上下"完整地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松树爷爷生日, ...

  • [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
  • <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 ...

  • 一年级下册位置关系[上下]
  • 上.下 道滘镇中心小学 招婉琼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第1页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数学课,给小朋友们介绍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鼻子下面是什么?"&qu ...

  •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参考教案
  • 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的:通过生活实例以及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两个平面之间的位 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与相交,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的习惯. 教学重点:两个平面之间的两种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教学难点: ...

  • 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 第二章 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学习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前导学]阅读教材4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