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单(师用)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目标】

1、了解苏轼及有关作品。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思。

3、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难点】

同目标2、3、4

【课前复习】

1、梳理作者简介、字词解释、语句翻译并背诵。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4、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

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

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6、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课堂活动】

活动一:展示课前预习

( 各小组将课前预习内容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在全班展示)

活动二:合作交流(课内阅读)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 , ,盖...

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3、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

4、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盖 竹 柏 影 也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6、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

1.A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

罢了。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

4、盖/竹柏影也

5、④(即“庭下„„盖竹柏影

也”)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

6、

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

幻的美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

依然旷达)

活动三: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

①晓雾将歇 ( ) ②月色入户 ( ) ..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

2、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

的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

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

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 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

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

文中“_____ _____”的语句中。

参考答案:

1.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

2.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 B

4.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①描写 议论 ②闲 仙

6.(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七、开放型试题:

①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念无与为乐者

③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将影作藻见奇趣, 以水喻月抒闲情

④、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

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

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⑤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

“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相关文章

  • 记承天寺夜游全国优秀课堂实录
  • 记承天寺夜游全国优秀课堂实录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借助课文注释.上下文语境理解课文大意. 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朴素而含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微妙心境.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乐突破重难点. ( ...

  • 记承天寺夜游期末练习及答案
  •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一.理解性默写. 二.课文内容理解. 1. 请概括课文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2. 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寻的结果怎样? 3.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苏轼与张 ...

  •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字词小结
  •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字词小结 (咬文嚼字组编)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我) ...

  •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能力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2.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 _记承天寺夜游_的写作艺术_郭新涛
  • 文学评论 2011.12 学教育 <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艺术 郭新涛 (许昌理工学校,河南襄城 [摘 要] 461700)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寥寥八十四字,营造了一个水月空明的世界,隽永之致,令人? 低回, 堪称 ...

  •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黄中英 一.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要带大家游览一个地方.了解一位大文豪,这个地方位于湖北黄州的承天寺,这位大文豪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那么苏轼和黄州有什么不解之缘呢?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 ...

  •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 >, ...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来宾第六中学 覃迎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2.理解解文章重要词语的意思,翻译全文.3.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感 ...

  •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11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

  • 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及答案04
  • <记承天寺夜游>与<喜雨亭记> 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 侯建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1-5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2024 范文参考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12000.net.cn